包头地区蒙古族中学生错牙合畸形调查
发表时间:2010-08-10 浏览次数:415次
作者: 周云彪 王舒婷 曹云 国庆 杨林 作者单位:包头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摘要】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蒙古族学生错牙合畸形发生及有关因素。方法:于包头地区普通中学中随机抽取12~16岁蒙古族中学生896名进行错牙合调查。结果:安氏Ⅰ类错牙合发病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明显差别。结论:错牙合相关因素较多,需要加强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宣传教育和诊治。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蒙古族学生;临床调查
错牙合畸形是口腔科的三大疾病之一,不但妨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及牙齿、牙周组织的健康,而且对口腔的功能和颜面的美观也有影响,有些甚至危害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对错牙合畸形的流行病学研究,各地都作了相关调查,但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尚未见报道。本文主要对蒙古族中学生错牙合现状进行调查,并作相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调研方案要求,对包头地区12所中学896名12~16岁中学生进行了错牙合畸形调查,男438名,女458名,城乡学校各6所。调查前统一登记性别、年龄、家庭背景与经济状况,并作详细的病史记录,包括拔牙及补牙史,同时确认其父母双方均为蒙古族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检查
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包括颌面部外形、覆牙合、覆盖、个别牙错牙合、牙齿缺失、牙列稀疏、多生牙、拥挤、反牙合、开牙合、锁牙合、口腔不良习惯、颞颌关节、上下颌骨关系、龋齿、龈炎和牙结石。
1.3 标准正常牙合
以理想牙合为标准[1],错牙合按安氏分类法统计,对复合型畸形,以主要的错牙合临床表现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组率比较采用行×列χ2检验。
2结果
2.1 错牙合患病率
在调查的896名中学生错牙合畸形人数为746名,总患病率为83.26%。经统计学处理,男女错牙合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包头地区蒙古族中学生错牙合患病率(略)
各类错牙合的男女患病率见表2,Ⅱ类二分类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其他类别错牙合畸形男女间无统计学意义。表2 各类错牙合的男女患病率(略)
城乡错牙合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表3城乡错牙合的患病率(略)
错牙合的临床表现见表4。表4按临床症状分类的各类错牙合的构成情况(略)
2.2接受治疗情况及治疗意识
746名错牙合畸形患者中, 16名已经或正在进行正畸治疗,比例为2.15%;543名对自身牙错牙合畸形全然不知或不愿治疗,占72.78%;187名愿意接受治疗,占25.07%。
3讨论
3.1错牙合畸形的调查标准
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在国内外的许多报告中差异很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制定的各项调查标准的差异所致。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常见的龋病与牙周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定了严格的统一标准,而对错牙合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世界卫生组织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本次调查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83.26%,低于毛燮均的统计结果(91.2%)及厦门市的调查结果(94.07%)[2],表明体质与饮食习惯的不同对于错牙合畸形发病率有一定的影响。男女性别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这与错牙合畸形总体统计报道[3]相同。错牙合类别比较,Ⅱ类二分类女性高于男性,其差异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错牙合在人群中分布有相对不确定性有关。错牙合患病率城乡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由于农村饮食结构中精细食物的增加,引起咀嚼器官退化而导致错牙合发生的城乡差异在缩小;同时也说明除饮食因素影响错牙合畸形外,以遗传为主的其他多种因素的作用城乡间的大致相同。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发生错牙合的后天因素作用相对于遗传因素作用小。
3.2错牙合的临床症状
错牙合畸形发病率Ⅰ类最高,其次为Ⅱ类、Ⅲ类,符合临床所见。在各类错牙合中发病率高者依次为牙列拥挤、深覆牙合、双颌前突、深覆盖、反牙合,符合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发病机制,牙量大于骨量。而其他因素如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所致的错牙合畸形发病率较低。
3.3综合防治错牙合畸形
在746名错牙合畸形者中就诊率仅为2.15%,愿意接受治疗者为25.07%,72.78%对自身牙错牙合畸形全然不知或漠不关心。而据Brunelle等[4]报道,1988-1991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8%的儿童和20%的成人接受过正畸治疗。这一方面与当地经济水平和治疗条件有限有关外,更表明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不知道错牙合畸形危害性,也不知道可通过正畸手段治疗错牙合畸形,因而加强早期防治和社会宣传教育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罗颂椒.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6.
[2]刘波,刘芳.厦门市1198名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调查.[J].医学信息,2005,18(9):1147-1148.
[3]林珠,段银钟,丁寅.口腔正畸治疗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4.
[4]Brunelle JA, Bhat M, Lipton J.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elected occlusal in the US population,1988-1991[ J]. J Dent Res,1996,75:70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