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病因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09-09-10 浏览次数:529次
作者:阎英综述 凌均 审校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055
【摘要】 磨牙症是常见的口腔副功能活动,是指咀嚼食物以外的时段内,上下牙齿相互紧咬或磨动的现象。本文就磨牙症的病因,如睡眠脑电波、咀嚼肌电、因素、颅颌面形态学和心理社会因素等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磨牙症; 脑电波; 因素; 颅颌面形态
AAdvancement of etiology about bruxism YAN Ying, LING Jun-qi. (Institute of Stomatology Research, Guang-hua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55, China)
[Abstract] Bruxism is a common oral parafunctional activity. It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activity of grinding or gnashing of the teeth at times other than during the masti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provide additional data relative to the study methods of bruxism, such as electroencephalogram, electromyogram, occlusal factors, craniomaxillofacial morphology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Key words] bruxism; electroencephalogram; occlusal factor; craniomaxillofacial morphology
磨牙症是人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上下牙彼此磨动或紧咬的现象。学者们对磨牙症的病因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许多不明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 睡眠脑电波和咀嚼肌电研究
睡眠脑电波研究在磨牙症的研究方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多数研究倾向于中枢控制假设[1-4]。人们通过脑电图观察夜磨牙症患者的睡眠发现,夜磨牙不仅发生于浅睡眠期并伴有大脑皮质电活动增加,且表现出呼吸不规则和脉搏加快等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的表现,同时磨牙症还与快动眼期睡眠有关。快动眼期睡眠每90 min出现1次,持续5~20 min,梦和不愉快及恐惧的回忆常常在该期出现。由于此阶段的神经冲动来自中枢神经,因此磨牙症可能为中枢起源。 有关磨牙症与咀嚼肌活动方面的研究也有报道[5-9]。Kato等[6-7]研究了夜磨牙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咀嚼肌在睡眠中发生自律运动与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瞬时活动间的关系,定量评估了皮质脑电图的连续改变和心脏自律性活动与微觉醒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夜磨牙症患者的舌骨上肌群开始运动前4 s,其皮质脑电图活动增加,在咀嚼肌自律运动前1个心动周期心率开始加速,即大脑皮质的自律活动发生于夜磨牙症的口颌运动之前。同时,口颌系统的异常活动继发于微觉醒状态。Lavigne等[9]通过对82名正常人和33名夜磨牙症患者的观察发现,60%的正常人在夜间有低频的节律性咀嚼肌运动,而夜磨牙症患者的节律咀嚼肌运动的振幅是正常人的2倍。
2 因素研究
易新竹等[10]调查了2 695名学生,发现磨牙症与错和单侧咀嚼等密切相关。磨牙症牙磨耗部位以全牙列最多,程度以后牙区最重,其次为前磨牙、尖牙和切牙。Demir等[11]将965名平均年龄为12岁的土耳其青少年以主诉和医生的检查结果分为磨牙组和非磨牙组,每组受试者均记录双侧磨牙的安氏分类、前牙拥挤程度、前牙反、开、深覆或深覆盖等,以期研究因素与磨牙症的关系。结果显示,磨牙症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否定了因素是磨牙症的病因。
Baba等[12]将8名磨牙症患者的牙齿模型与8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磨牙症患者的牙齿模型相比较,用墨菲法记录牙齿磨耗的特征,同时连续5 d晚上用安装在患者家中的磨牙探测仪记录磨牙症的分级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结果显示,牙磨耗特征与磨牙症分级情况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即牙齿的磨耗状况不能预测磨牙症的程度。张静露等[13]应用T-ScanⅡ型咬合分析仪对23名磨牙症患者和13名正常人分别进行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检查,测量其闭合接触时间和前伸与侧方分离时间,观察平衡侧干扰出现的情况,以研究磨牙症患者的接触特征。结果发现,磨牙症患者的咬合闭合时间较正常人短,侧方分离时间较正常人长,且多数磨牙症患者出现平衡侧干扰,即平衡侧干扰可能是与磨牙症有密切关系的重要因素。Manfredini等[14]对67名磨牙症患者和93名非磨牙症患者进行了精神心理学问卷调查,包括覆、覆盖、尖牙和磨牙关系等详细的学临床检查。结果发现,磨牙症与非磨牙症患者的特征差异较小,仅侧方干扰与磨牙症有关。
3 颅颌面形态学研究
Young等[15]将155名自愿者,通过磨牙症问卷调查表和牙齿磨耗检查情况分为磨牙组和非磨牙组,进行颅面形态学的比较研究。问卷中磨牙症病史由6部分组成:1)磨牙症病史包括上下颌牙齿的紧咬或伴有嘎嘎响声的磨动,上下颌骨或面肌的疲劳或脆弱无力;2)头痛;3)颈或肩部的疼痛;4)牙齿松动或过敏;5)头或颈部的损伤;6)曾经或正在接受正畸治疗。前2个部分是肯定回答且后4个部分是否定回答的归为磨牙组。牙模型的标准有3个:1)所有个体的牙模型均不少于27颗牙齿;2)磨牙组有磨耗平面的牙齿不能少于90%;3)非磨牙组有磨耗平面的牙齿不能多于60%。2组个体均用测径器直接测得其头颅长度、头颅宽度、面上部宽度和面下部宽度,计算出头颅指数、面指数、下颌角指数和下颌角高度指数,再将颅和面分型,最后根据牙模型测量其覆关系。结果显示,磨牙组头颅宽度和面上部宽度较非磨牙组明显增大,磨牙组和非磨牙组在头型、面型和覆方面无相关性。
Almond等[16]为了研究人在儿童时期的颅面形态是否会影响成年后的磨牙情况,收集了10年前完成治疗的、模型完好、头影测量侧位X线片清晰、分析资料完整且至少存留有1颗乳牙的混合牙列正畸治疗前病例资料167例,并随访采集以上人群成年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和牙模型。用硫酸纸在X线片上标出20个常规的牙与骨骼标志,形成5个线性指标、10个角度指标和1个率的指标。再由此16项指标分析得出颅面的垂直向、前后向、下颌平面和牙槽骨等的测量数值。牙模型的磨耗指数评估标准为:1)0度,未见釉质磨耗小平面,切缘和面结构完整无缺;2)1度,可见明显的釉质磨耗小平面,切缘和面结构有改变;3)2度,磨耗达牙本质,切缘和面牙本质暴露或结构显著改变;4)3度,过度磨耗,牙本质暴露大于2 mm,面或牙尖结构局部或普遍消失。将以上个体不同时期的测量结果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混合牙列时期的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与成年恒牙列的磨耗程度呈正相关,女性混合牙列的下颌升支高度与成年恒牙列的磨耗程度呈正相关。即在混合牙列时期的ANB角或下颌升支越大,则成年后的牙齿磨耗越严重。
Crothers[17]在调查了中、重度牙齿磨耗患者颌面形态学改变后发现,这类患者有下颌角变小、下颌平面角相对于腭平面和颅底平面更为水平和下颌向前旋转移位等特点。Lobbezoo等[18]分析了20名磨牙症患者的头影测量片并将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评价夜磨牙与非夜磨牙患者间的颅面形态差异。他们认为,夜磨牙与非夜磨牙患者间无形态学差异,颌面双侧形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各研究或选取磨牙症与非磨牙症人群作比较,或分析牙齿磨耗程度与颅面形态的关系,得出结果各异,均不能说明磨牙症与颅面形态的真正关系,其根本原因是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和研究目的不同。Crothers[17]的研究目的在于观察牙齿磨耗与颅面形态的关系,而不是针对磨牙症,但在筛选研究对象时又没有排除磨牙症,故很难说明其差异是来自磨牙症还是来自饮食习惯,或其他因素。Young等[15]和Lobbezoo等[18]的研究目的是观察磨牙症与颅面形态的关系,未将磨牙症分类,而是将紧咬牙、夜磨牙甚至连夜间口腔副功能和头疼等均纳入相同组进行研究,即使是研究结果有差异也很难说明是由于磨牙症造成,故对临床研究及其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4 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他研究
4.1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是磨牙症病因中最重要的假设之一,主要采用问卷量表的形式分析产生磨牙症的可能原因[14,19-23]。Manfredini等[22]为了研究磨牙症、心理因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将来私人自诊所和磨牙指导中心的34名磨牙症患者及51名非磨牙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的85名患者均采用情绪自评量表(mood spectrum self-report,MOODS-SR)和惊恐障碍自评量表(panic-agora-phobic spectrum self-report,PAS-SR)测试,同时记录深覆、错、开、正中干扰、侧方干扰和后退接触位到牙尖交错位的滑动、侧方制导、尖牙和磨牙等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因素方面只证实了正中干扰与磨牙症有关。心理研究方面显示,磨牙组在MOODS-SR中出现极为明显的抑郁和狂躁症状;在PAS-SR中则显示过度紧张、多愁善感和焦虑期待等。因此可认为在因素不构成导致磨牙和非磨牙的有效参数时,人们性格中的某些心理特性可以确定为磨牙症发生的原因。Slavicek等[24]认为,咀嚼器官的紧咬和磨牙活动是个体过度心理负荷的紧急释放通道,因此,咀嚼器官的咬合是衡量机体处理压力的重要指标。适当的夜磨牙可以被认为是预防其他所有因紧张而引起的心理疾患的有效措施。
Ahlberg等[23]对211名30~50岁的芬兰广播公司雇员的情感困扰、睡眠困扰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磨牙组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无痛症状、情感困扰和轻度失眠等情况显著高于非磨牙组;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仅有多发性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无痛症状和吸烟等与磨牙症关系密切。Nakata等[25]在通过对日本1 944名男性工人和736名女性工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压力等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与磨牙症的关系时发现,男性工人的磨牙症与社会认可度低和工作压力有一定的关系,而女性工人的磨牙症与压力无关。
4.2 皮纹学研究
除夜磨牙症的指掌纹类型研究外,Polat等[26]在研究了磨牙症的皮纹学诊断和病因学后指出,夜磨牙儿童的皮纹与正常人有显著的特征性差异。
4.3 生化成分研究
体液中生化成分的检测,主要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激活物和酒精等与夜磨牙的关系以及内分泌紊乱与夜磨牙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1] Lobbezoo F, Naeije M. J Oral Rehabil, 2001, 28(12):1085-1091.
[2] Gastaldo E, Quatrale R, Graziani A, et al. J Orofac Pain, 2006, 20(2):145-155.
[3] Lavigne GJ, Huynh N, Kato T, et al. Arch Oral Biol, 2007, 52(4):381-384.
[4] Kato T, Montplaisir JY, Guitard F, et al. J Dent Res,2003, 82(4):284-288.
[5] Jardini RS, Ruiz LS, Moysés MA. Cranio, 2006, 24(1):29-37.
[6] Kato T, Rompré P, Montplaisir JY, et al. J Dent Res,2001, 80(10):1940-1944.
[7] Kato T, Akiyama S, Kato Y, et al. J Orofac Pain, 2006, 20(4):317-324.
[8] Schindler HJ, Türp JC, Blaser R, et al. J Oral Rehabil, 2005, 32(8):552-563.
[9] Lavigne GJ, Rompré PH, Poirier G, et al. J Dent Res, 2001, 80(2):443-448.
[10] 易新竹, 罗宗赉, 彭忠倩, 等. 中华口腔科杂志, 1983, 18(1):51-53.
[11] Demir A, Uysal T, Guray E, et al. Angle Orthod, 2004,74(5):672-676.
[12] Baba K, Haketa T, Clark GT, et al. Int J Prosthodont,2004, 17(1):39-44.
[13] 张静露, 殷新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4, 20(3):319-322.
[14] Manfredini D, Landi N, Tognini F, et al. Minerva Sto-matol, 2004, 53(5):231-239.
[15] Young DV, Rinchuse DJ, Pierce CJ, et al. Angle Orthod, 1999, 69(1):14-18.
[16] Almond JR, Leroux BG, Knight DJ, et al. Angle Orthod, 1999, 69(1):7-13.
[17] Crothers AJ. J Dent, 1992, 20(6):333-341.
[18] Lobbezoo F, Rompré PH, Soucy JP, et al. J Orofac Pain, 2001, 15(1):64-71.
[19] Takemura T, Takahashi T, Fukuda M, et al. Cranio, 2006, 24(3):191-196.
[20] Antonio AG, Pierro VS, Maia LC. J Can Dent Assoc, 2006, 72(2):155-160.
[21] Ahlberg K, Ahlberg J, Kononen M, et al. Acta Odontol Scand, 2003, 61(5):315-318.
[22] Manfredini D, Landi N, Romagnoli M, et al. Aust Dent J, 2004, 49(2):84-89.
[23] Ahlberg J, Savolainen A, Rantala M, et al.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4, 32(4):307-311.
[24] Slavicek R, Sato S. Wien Med Wochenschr, 2004, 154(23/24):584-589.
[25] Nakata A, Takahashi M, Ikeda T, et al.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8, 36(3):201-209.
[26] Polat MH, Azak A, Evlioglu G, et al. J Clin Pediatr Dent, 2000, 24(3):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