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牙源性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及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757次

作者:杨玉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牙源性肿瘤造成的下颌骨缺损进行修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3例牙源性肿瘤进行下颌骨部分切除+植骨术后的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结果  33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术后窒息、出血、感染、植骨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有助于植骨术的成功,修复下颌骨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牙源性肿瘤;下颌骨缺损;修复;护理      牙源性下颌骨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各种牙源性肿瘤侵犯下颌骨骨质而施行手术切除所造成的缺损。如果肿瘤范围较大,波及下颌骨边缘,下颌骨的连续性被破坏时,在肿瘤切除的同时需要施行植骨术来修复下颌骨缺损,维护下颌骨连续性及上下颌关节咬合的生理功能。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牙源性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临床推广应用。下面笔者浅谈对33例患者施行自体髂骨移植+微型钛板进行修复牙源性下颌骨缺损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患者均属牙源性肿瘤引起的下颌骨缺损,其中造釉细胞瘤13例,牙源性颌骨角化囊肿11例,牙源性黏液瘤4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5例,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仅1例71岁男性为多发性黏液瘤,2例65岁左右男性为角化囊肿。男性多于女性,男27例,女6例。以上植骨者均采取自体髂骨作为移植骨,植骨长度为4~10cm。

  1.2  手术方式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先将口腔内牙病源切除,缝合口内伤口,再行颌骨下外伤口,切除受浸润的下颌骨,然后取自体髂骨进行植骨,再用微型钛板固定,缝合伤口。

  2  术前护理

  (1)观察各项实验室报告及器械报告是否正常,观察生命体征情况,以使全麻手术顺利进行。(2)手术前1天进行牙周洁治,彻底清除牙周污垢和牙结石,手术晨用甲硝唑漱口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洁,术前禁食8h。(3)做好手术区及供骨区备皮,剃净胡须、阴毛,进行清洁消毒。(4)做好心理护理,尽量与患者多接触交流,并热情地、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主动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简单过程、术后效果反应等。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及对手术效果的顾虑,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24h严密观察患者口腔内伤口有无渗血、血凝块,观察口腔黏膜色泽情况。床边备好吸引器,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对于下颌骨正中部分切除或破坏舌骨上肌群附着者,一般均于术毕以粗丝线贯穿舌前部,预置牵引线,防止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此时应严密观察舌牵张情况,床边备好气管切开包,如有舌后坠情况,应将舌牵引线拉紧,使舌前伸,并行固定。必要时气管切开。本组33例患者中有7例行舌牵引,由于加强护理与观察,均未发生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

  3.2  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特别是髂部取骨处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加压包扎是否良好,一般加压包扎7天。对于取骨一侧的下肢应制动24~48h,给予保留导尿,并做好会阴部清洁护理防止感染。记24h尿量,以供进出平衡参考。同时观察颌下负压引流情况,使负压球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有效引流出伤口的积液,促进伤口愈合;并做好引流量及性质的记录,一般48h后拔除引流管。

  3.3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由于此手术是一种口内外贯通的伤口,加之口腔内环境的特殊性,病原菌易滋生,因此对植骨成功率来讲,保持口腔清洁尤为重要。措施:(1)术后1周禁止食物由口入内,插鼻饲胃管。(2)做好口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清洗口腔2次。清洗时借助吸引器帮助吸尽口腔内液体,减少颌骨活动。一般7~10天拔除胃管。当患者进食流质时,也应督促患者每天用甲硝唑漱口液含漱4次。

      3.4  做好饮食营养护理  术后1周做好鼻饲饮食的护理,给予清流质、高营养混合奶,保证鼻饲流质的质量。鼻饲时速度宜缓慢,温度适宜,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同时配合静脉支持疗法,加强营养。

  3.5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由于抗生素应用时间长,要保护静脉,确保静脉通畅。同时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正常,一般创口愈合后抗生素还应继续应用1周。

  4  出院指导

  一般术后15天,伤口愈合拆线后患者即可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第1周仍进流质饮食,第2周可进半流质。术后1个半月进饮食,3个月后进普食,避免坚硬的食物。指导患者做好口腔自护,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多饮水,餐后用甲硝唑漱口液含漱。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来院复诊,并根据复诊时患者情况,对患者的饮食和自护知识进行再指导。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