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09-06-19 浏览次数:943次
作者:朱红玲, 毕崇才,张兰荣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口腔治疗
医源性感染是指感染因子在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护人员相互传播引起的感染。其传播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进行传播。口腔治疗的工作环境主要由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三方面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口腔是一个有多种细菌存在的环境。据统计,我国健康人群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携带者在10%~15%左右,其中10%即1 7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随机检测口腔门诊患者,HBsAg阳性率达33.6%[2]。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结核等)也多是通过口-口途径传播的。口腔疾病诊疗中所需的各种器械和物品,绝大部分操作都是在口腔内进行,诊治中常会触及唾液和血液,患有传染病的病员的唾液和血液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HBV、HIV(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它们可直接污染综合治疗机、器械、消耗材料及医生的手。当牙科手机治疗停止使用时形成负压,导致水和气流回吸,各种手执机头在口腔中高速旋转产生的飞沫和气雾等对空气造成污染,即可使细菌和病毒进入口、眼、鼻黏膜及破损的皮肤,引起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本文就口腔治疗中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以期对口腔治疗中交叉感染能有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并加以有效预防。
1 传播因素
1.1 易感因素:口腔及黏膜中常附着牙石、菌斑、软垢等,是一多细菌、多微生物环境。易感因素包括:①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感冒后全身抵抗力下降。②足量的感染性致病微生物对疾病的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③长期应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使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感染机会增多。④手术损伤、拔牙及局部麻醉易并发感染。
1.2 医疗设备﹑器械的传播
1.2.1 口腔综合治疗机:口腔综合治疗台与其连接的手机、三用枪一起构成了口腔治疗的基本单位。现代综合治疗机内部管道系统复杂,手机构造精密,使清洁与消毒的效率受到极大限制,经综合治疗台及手机、三用枪系统造成交叉感染,是口腔治疗中特有的问题。Qjajarvi等[3]实验证实在综合治疗机停气、停转的一瞬间,手机、三用枪头部呈负压状态,这种负压可以导致病人口腔中的唾液、微生物、组织碎片、血液等回吸到手机、三用枪内部。Blake[3]通过对临床设备取样培养发现手机及水、气路可以被患者口腔细菌污染。
1.2.2 器械:口腔科临床常用的器械,如探针、车针、扩大针、根管锉、牙钳、牙挺、托盘等,均需在不同患者口腔内反复使用,消毒不严或使用不正规,就容易被污染,进一步造成交叉感染。
1.3 空气传播:研究表明,使用牙钻、三用枪等操作时产生飞沫和气雾也是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高速手机造成的气雾可在1min内发散细菌1 000CFU(菌落计数),其中95%的微粒直径<5μm。三用枪用于干燥牙齿也可以造成气雾,1min内可发散72CFU的细菌,有65%的微粒直径<5μm。这些气雾悬浮于空气中可进入支气管直至肺泡,导致肺结核、肺炎、流感、HBV及HIV通过血液飞沫和气雾造成交叉感染[4]。
1.4 医护人员手的传播:口腔疾病的各种治疗多在口腔内进行,与病人接触时间长、距离近、污染媒介多,医护人员的手直接与患者的唾液、血液接触,很容易造成HBV、HIV的传播,加之操作过程中不慎被尖锐器械伤及手指,使交叉感染机会倍增。
2 传播途径
2.1 直接接触:在诊疗中医护人员常常接触唾液、血液或其他分泌物,通过与黏膜或皮肤的接触或鼻咽部的液滴,使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
2.2 间接接触:其传播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设备和器械,传染的环境表面以及空气悬浮物(呼吸液体飞沫或气溶胶等物品)以及液体之类的进行。
3 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
为了减少口腔诊疗室的细菌污染,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加强严格消毒、灭菌制度的同时,制定专人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控制交叉感染管理规范和制度,并在医患间开展流行病的宣传教育。
3.1 控制易感因素:在大量口腔门诊病人中,发现传染病人或携带者是很困难的,故应把每一位病人都看成是可能的“带菌者”或“带病毒者”,在治疗中严格实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可疑似病人,应进行血液检查,便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同时口腔医护人员也要定期进行血液化验检查。
3.2 医疗器械的灭菌
3.2.1 手机的彻底消毒:近年来采用的是高温高压灭菌法,此法是目前最为提倡的手机消毒法,应做到一人一机一消毒,手机在使用前空转30s,可以有效地冲洗残留物。尽量采用防回吸的新型手机,如日本NSK新型防回吸手机,同时对综合治疗机的水道系统进行清洁,如用洗必泰、次氯酸等药品清洁,可以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3.2.2 口腔器械的消毒: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凡接触患者血液的器械(包括牙钳、牙挺、车针、根管扩大针等)均实行一人一用一高压蒸灭菌的方法,用过的器械采用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足够的器械配备,严格消毒是杜绝口腔诊疗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3.2.3 诊室空气的通风换气和消毒:诊室每日紫外线消毒1h,每月空气培养1次,细菌数控制在500fu/cm3以内。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试1次,地面及物体表面可用含氯稀释液清洗,定时通风换气。实验证明[5],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最初30min内菌落可减少77.3%~79.3%,75min内菌落可减少96.4%~99.5%。
4 医护人员的防护
口腔门诊在重视先进技术设备投入的同时,应注重医护人员的科学配置,推行一台牙椅位、一名医生、一名专职护士和一名巡回护士(即4~6手操作)的组合式医疗过程,该医疗形式缩短了病人候诊及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口腔门诊的交叉感染问题,正确的洗手也是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防止自身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仅此一项措施就可以使医院中感染率下降50%[6],同时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Sun Z,Ming L,Zhu X,et al.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tis B in China[J].J Med Virol,2002,67:447.
[2] 许援朝,牛 洁.口腔医院门诊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查——浅谈口腔医院院内感染的预防[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14(2):256.
[3] 蒙筱娴.口腔综合治疗台在交叉感染中的媒体作用及控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27(4):210.
[4] 颜惠真.口腔治疗中交叉感染传播的现状及预防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9):1021.
[5] 谭艾贤.牙科手机高压蒸气消毒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11):676.
[6] 钟秀玲.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