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新疆博尔塔拉州部分民族人群空腹高血糖影响因素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05  浏览次数:438次

  作者:郭艳英 王坤 赵蕾 何秉贤 作者单位:830001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郭艳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王坤、赵蕾、何秉贤)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族(简称维)、哈萨克族(简称哈)、蒙古族(简称蒙)、汉族空腹高血糖(≥5.6 mmol/L)状态的人群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04年博尔塔拉州维、哈、蒙、汉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选取资料完整并年龄在20~79岁者共3808例(维、哈、蒙、汉各963、967、778、1100例),回归分析多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 空腹高血糖检出率(调整年龄性别)维10.7%、哈6.9%、蒙6.6%、汉10.1%,40~60岁人群的检出率最高,维、汉族女性的检出率高于同民族男性。年龄、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1.7 mmol/L)是维、哈、汉族空腹高血糖状态的共同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哈、蒙族的危险因素,低高密度脂蛋白(≤0.9 mmol/L)是蒙族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5.2 mmol/L)是汉族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哈、蒙、汉族人群空腹高血糖比例较高,尤其是维族和汉族。不同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不全相同。

  【关键词】 高血糖症,危险因素,人种群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distribu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fasting hyperglycemia (fasting glucose ≥ 5.6 mmol/L) among Uygur, Kazak, Mongolian and Han populations in BOE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Xinjiang. Methods 3808 subjects (Uygur, Kazak, Mongolian, Han were 963, 967, 778, 1100 cases, respectively) aged 20-79 yea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Boe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Xinjiang. Risk factors of fasting hyperglycemia were analyzed among multiethnic populations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fasting hyperglycemia was 10.7%, 6.9%, 6.6%, 10.1% (adjusted for age and gender) respectively in Uygur, Kazak, Mongolian, Han populat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fasting hyperglycemia in aged 40-6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 aged 40 and > aged 60, and the prevalence in female of Uygur and Ha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 Age, visceral obesity and high triglyceride (≥1.7 mmol/L) were risk factors of fasting hyperglycemia in Uygur, Kazak and Han population, hypertension in Kazak and Mongolian, low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0.9 mmol/L)in Mongolian, high total cholesterol (≥5.2 mmol/L) in Han.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fasting hyperglycemia was high among Uygur, Kazak, Mongolian, Han in Boe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Xinjiang, especially in Uygur and Han.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the risk factors of fasting hyperglycemia among the multiethnic population.

  【Key words】 Hyperglycemia; Risk factors; Ethnic groups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IFG)是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危险因素。2003年美国糖尿病专家委员会(ADA)建议将IFG的切点下调为5.6 mmol/L,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中建议空腹血糖≥5.6 mmol/L为糖代谢异常。本研究以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州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1],通过分析维吾尔族(简称维)、哈萨克族(简称哈)、蒙古族(简称蒙)、汉族空腹高血糖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人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04年9~11月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哈、蒙、汉族4325例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资料完整并年龄在20~79岁者共3808例纳入研究。博尔塔拉州是以上述四个民族为主的民族聚集区,该州一市(博乐市)两县(精河县、温泉县)共257个行政村及居委会(每个村200~300人),其中维族聚集村19个,哈族聚集村30个,蒙族聚集村21个,其余为混居区(汉族为主)。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从维、蒙族聚集村各抽取3个,哈族聚集村抽取4个(因该民族以游牧为主,混居区中比例较维、蒙族少,故抽取4个),混居区抽取11个。随机抽取的单位中20~79岁人群全部进行调查。排除标准:年龄≥80岁者、明显肝肾疾病、体重过低者(BMI<18.5 kg/m2)、药物等所致继发性肥胖者、继发性高血压及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但目前血压、血糖、血脂正常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同意。

  二、方法及标准

  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按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连续3次每次间隔至少30 s的坐位右上肢血压,取3次血压的平均值用于进一步数据分析。留取空腹10 h后的晨起肘静脉血液用于测定血浆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血脂水平,现场处理血样标本并-20 ℃保存,2 h内完成检测。(1)血压水平的分级参考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常血压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120 mm Hg (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80 mm Hg者;正常高值为SBP 120~139 mm Hg和(或)DBP 80~89 mm Hg;一级高血压为SBP 140~159 mm Hg和(或)DBP 90~99 mm Hg;二级高血压为SBP 160~179 mm Hg和(或)DBP 100~109 mm Hg;三级高血压为SBP≥18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高血压定义为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或既往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2)BMI及腰围分级根据2002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定义为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2)、超重(BMI 24.0~27.9 kg/m2)、肥胖(BMI≥28 kg/m2),正常腰围[<85 cm(男)/ 80 cm(女)]、腰围超标[(85~94)cm(男)/(80~89)cm(女)]、腹型肥胖[≥95 cm(男)/ 90 cm(女)],超重肥胖定义为BMI ≥24 kg/m2或腰围≥85 cm(男)/ 80 cm(女)。(3)血脂紊乱根据《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定义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5.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3.2 mmol/L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0.9 mmol/L。(4)空腹高血糖参照国际糖尿病学会标准定义为FBG≥5.6 mmol/L。(5)CVD危险因素聚集定义为: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聚集出现≥2项。(6)吸烟定义为每天吸烟≥1支并持续≥1年。(7)饮酒定义为每周至少饮酒1次。(8)经常食用水果定义为每天至少食用一种水果并持续≥1年。(9)经常饮用牛奶定义为每天至少饮用牛奶200 ml并持续≥1年。(10)BMI=体重(kg)/身高(m2)。

  三、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M)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或秩和检验。危险因素分析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以本研究对象维、哈、蒙、汉民族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数之和组成的人口数作为四个民族的共同标准应用直接法计算调整年龄性别的患病率(调整后的患病率用于直接比较)。所有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6.0软件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维、哈、蒙、汉族空腹高血糖状态的人群分布特点(表1):维族963例,哈族967例,蒙族778例,汉族1100例,空腹高血糖检出率(调整年龄性别)维10.7%、哈6.9%、蒙6.6%、汉10.1%,40~60岁人群空腹高血糖检出率(调整性别)维14.2%、哈9.4%、蒙9.5%、汉族13.7%,明显高于<40岁及>60岁人群,维(12.1%)、汉(10.6%)族女性的空腹高血糖检出率(调整年龄)较同民族男性(维9.2%、汉9.6%)高。

  2. 空腹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间其他CVD危险因素的比较(表2):和正常血糖组比较,四个民族空腹高血糖组的平均年龄、BMI、腰围、SBP、TG、TC水平均高(均P<0.05),HDL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的空腹高血糖组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及CVD聚集率均明显高,而哈、蒙族的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CVD聚集及吸烟率在空腹高血糖组均明显低。表1 四民族人群一般情况及空腹高血糖检出率表2 四民族空腹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间其他CVD危险因素比较情况

  3. 维、哈、蒙、汉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表3):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可能混杂因素后,经常食用水果是保护因素(哈族除外),年龄、高TG、腹型肥胖(蒙族除外)是危险因素。此外, HDL≤0.9 mmo/L时蒙族发生空腹高血糖状态的风险是HDL>0.9 mmol/L者的5.7倍,TC≥5.2 mmol/L时汉族发生空腹高血糖状态的风险是TC<5.2 mmol/L者的1.6倍。和正常血压(SBP<120 mm Hg 和DBP<80 mm Hg) 者比较,三级高血压[SBP≥18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时哈族发生空腹高血糖状态的风险是2.5倍,一级高血压[SBP 140~159 mm Hg和(或)DBP 90~99 mm Hg]时蒙族发生空腹高血糖状态的风险是1.9倍。与正常体重者比较,超重和肥胖时维、哈、蒙族空腹高血糖的发生风险均无明显增加(P>0.05)。和男性比较,维族女性是空腹高血糖的保护因素。表3 四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新疆博尔塔拉州20~79岁部分民族人群中,空腹高血糖状态(FBG≥5.6 mmol/L) 年龄性别调整检出率分别为:维10.7%、哈6.9%、蒙6.6%、汉10.1%,四民族40~60岁人群的空腹高血糖检出率最高(维14.2%、哈9.4%、蒙9.5%、汉13.7%),维(12.1%)、汉族(10.6%)女性的空腹高血糖年龄调整检出率较同民族男性(维9.2%、汉9.6%)高。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报道[2],>60岁人群的空腹高血糖状态(FBG≥5.6 mmol/L)比例分别为:大城市(29.5%)、中小城市(21.6%)、较富裕的一类农村(15.5%)、二类农村(10.9%)、三类农村(12.5%)、四类农村(7.7%)。新疆伊犁地区20~75岁多民族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3],维族人群糖代谢异常(糖尿病10.8%和糖耐量受损8.7%)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地区的哈族(糖尿病2.3%和糖耐量受损3.4%)和蒙族(糖尿病2.0%和糖耐量受损2.3%)人群,而哈族和蒙族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无明显差异,这与本研究的空腹高血糖状态的民族间差异趋势一致。在本研究的维、哈、蒙、汉族人群中,空腹高血糖组平均年龄、BMI、腰围、SBP、TG、T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并且维、汉族空腹高血糖状态伴随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紊乱等CVD危险因素聚集明显多于正常血糖者。提示博尔塔拉州20~79岁人群中空腹高血糖比例较高,接近国内调查的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尤其维族和汉族人群更高并常合并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紊乱等其他CVD危险因素,故该人群是糖尿病和CVD防控的重点人群。维、哈、蒙、汉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不全相同。经常食用水果是保护因素(哈族除外),年龄、腹型肥胖、高TG (蒙族除外)是常见危险因素。血压分级是哈族和蒙族空腹高血糖的危险因素,低HDL是蒙族的危险因素,高TC是汉族的危险因素。其他研究也证明,年龄、腹型肥胖为成人和青少年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3-5],水果蔬菜的摄入是糖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6]。年龄是维、哈、汉族空腹高血糖的危险因素,但该三民族人群40~60岁者的空腹高血糖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者,这可能与40~60岁人群腹型肥胖(维23.1%、哈26.1%、汉17.4%)、高TG (维16.3%、哈14.1%、汉21.0%)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以上人群(均<10%)(均P<0.001)有关。女性是维族空腹高血糖的保护因素,但空腹高血糖检出率维族女性(12.1%)明显高于男性(9.2%),这可能与该民族女性的腹型肥胖比例(25.2%)明显高于男性(14.4%)(P<0.001) 有关。虽然腹型肥胖均是维、哈、汉族空腹高血糖的危险因素,但对维族的影响更大,并且在腰围超标时就使该民族空腹高血糖发生危险明显增加。本研究多因素分析发现,增龄和腹型肥胖或超重肥胖在统计学意义上均不是蒙族人群空腹高血糖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尚不能解释,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并分析其可能原因。博尔塔拉地区不同民族间空腹高血糖状态及影响因素的这种差异,可能与各民族的遗传和(或)环境因素有关。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分析[7],每个标准人每日维族的面类(457 g)、肉类(49 g,牛羊肉类为主)及植物油(46 g)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哈族[主食以谷类为主(445 g)、肉类(42 g)、植物油(35 g)]和[蒙古族米面类(350 g)、肉类以猪肉为主(32 g)、植物油(32 g)]。长期居住在博尔塔拉州的汉族人群,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同程度地受到当地其他民族的影响,高饱和脂肪酸和面食等的摄入量增加,这可能是其空腹高血糖检出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哈、蒙两民族自古即为游牧民族,常骑马放牧,运动量大可能也与其空腹高血糖检出率相对较低有关。不论遗传背景如何,在糖代谢异常的人群防治中,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监测并控制体重尤其是腰围水平及血脂、血压水平,对早期防治糖代谢异常和CVD都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的不足是未行糖耐量试验,未详细调查研究人群的生活方式,故未能全面分析研究人群的糖代谢异常情况及生活方式对糖代谢的影响,并且需要继续随访该研究人群以前瞻性的观察年龄、腹型肥胖、血脂紊乱及血压分级等危险因素对不同民族糖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初步认为:新疆博尔塔拉州20~79岁维、哈、蒙、汉族人群中空腹高血糖状态的比例较高,尤其维族和汉族人群更高并常合并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紊乱等其他CVD危险因素。不同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不全相同,经常食用水果是保护因素,年龄、腹型肥胖、血脂紊乱或血压分级是常见危险因素,故对该人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以早期防治糖代谢异常和CVD。

  【参考文献】

  [1] 郭艳英,王坤,赵蕾,等.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哈、蒙、汉四民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内科杂志,2006,45(3):227-228.

  [2] 付萍,满青青,张坚,等.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空腹血糖分布及糖尿病流行特征.卫生研究,2007,36(5):542-544.

  [3] 周鹏,叶儿肯?多森拜克,张燕,等.伊犁地区多民族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调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4):351-353.

  [4] 陆强,尹福在,刘博伟,等.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10):592-594.

  [5] Unwin N,Shaw J,Zimmet P,等.糖耐量低减和空腹血糖受损:定义及干预的现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附录1-8.

  [6] 李琳琳,毛新民,张月明,等.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代谢特征与饮食结构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2):141-142.

  [7] 翟凤英,何宇纳,王志宏,等.中国12个少数民族居民的食物摄入状况及其特点.卫生研究,2007,36(5):539-54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