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2-08 浏览次数:611次
作者:张彩平 作者单位:湖北老河口,老河口市第一医院内三科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强的松及其他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5100I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计数,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与结论 经 4周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总有效率 (96.6%)高于对照组(89.3%)。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血液粘度降低(P<0.05);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液粘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延长,FIB下降(P<0.05),但治疗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TT延长,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高凝状态,疗效
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治疗持续性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是阻止或延缓肾病慢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肾病综合征防治血栓形成的常用药物。笔者对2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加用了低分子肝素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2005年10月—2010年10月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2例,其中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1.6岁。 24例行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别为膜性肾病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5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强的松1 mg/kg,阿司匹林75mg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钠,剂量为5100I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
1.3 临床观察指标
治疗前常规测PT、FIB、D-D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治疗开始后2周观察PT、FIB、D-D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值。
1.4 不良反应的观察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
1.5 统计学处理
各组治疗前后均采用t检验,两组间分别对治疗前后指标两两比较。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4周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89.3%)。
2.2 临床观察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结果见表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比较,尿蛋白总量及胆固醇下降,血清白蛋白回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2周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两组治疗前后部分生化指标比较
2.3 血液高凝指标变化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凝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2周时,治疗组有28例D-二聚体转阴,占93.3%;而对照组只有12例转阴,占44.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APTT、PT、FIB、治疗前后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已被大家公认,目前认为其形成因素有:尿中大量蛋白质丢失,致血中抗凝血因子及纤溶酶减少,低蛋白血症致肝脏代偿合成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抑制因子及脂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增加等共同形成高凝状态。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而血栓形成、纤溶异常将导致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可加重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基质纤维化,从而加重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严重影响预后[1]。本研究观察4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FIB及D-D均明显升高,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如果高凝状态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形成血栓,使原发肾病进一步加重。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促方法解聚而成,具有抗活性Ⅹ因子和活性Ⅱ因子的活性作用,尤其是凝血因子Ⅹa(Ⅹ因子),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可改变血液粘度,有效增强抗凝、溶栓作用。普通肝素的抗凝溶栓和促纤溶作用,对预防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低分子肝素还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可通过内皮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及蛋白酶的抑制,发挥其抗炎作用,并可抑制纤维蛋白和胶原的产生,从而阻止肾小球硬化,且低分子肝素本身具有大量负电荷,有利于保护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屏障,阻止白蛋白漏出[2]。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服用激素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且使用方便,出血危险性小,无需监护,适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党西强,易著文,何小解,等.小儿肾病综合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功能性的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0,38(5):288-291.
2 杨筱伟,陈香美,徐启何,等.低分子肝素对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1):7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