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羊水过少5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491次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随着围产医学研究的进展,B超常规运用,羊水过少的诊断率显著提高,羊水过少的危害越来越被重视,及时发现羊水过少并及时处理,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提高围生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0 例羊水过少产妇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住院分娩诊断为羊水过少50例,年龄 20~42岁,平均29.2岁,孕37~42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15 例。本组均为单胎,剖宫产37例,阴道分娩13例。随机抽取羊水量正常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龄、分娩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分娩前B超测量羊水指数(AFI)作为产前诊断标准,将AFI≤8 cm诊断为羊水过少,AFI≤5 cm诊断为羊水过少的绝对值[1]。②阴道分娩破膜或破腹产时直接收集的羊水<300 ml确定羊水过少。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羊水过少孕妇在各孕周的羊水指数情况:50例羊水过少孕产妇中,经产前B超诊断羊水过少者45例,有5例产前检查未提示羊水过少,但产时证实羊水<300 ml。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

2.2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围生儿情况:阴道助产、自然分娩组比剖宫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

2.3 羊水量对羊水性状及围生儿的影响:羊水量越少,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提高(P<0.05)。

3 讨论

临床诊断羊水过少很困难,因测定羊水量很困难。用触诊检查很不可靠,准确性差。近年来超声测定羊水量的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羊水过少的诊断取得很大进展。B超可以间接通过观察羊水暗区以估计羊水量[2]。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但还有部分在术中确诊,笔者认为遇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到羊水过少:宫高、腹围小于第五个百分位数,子宫张力较高,肢体浮动不明显,胎动减少并可伴有疼痛。产时产程延长,宫缩不协调,宫口扩张缓慢,疼痛较剧烈,易发生胎儿窘迫。羊水过少的真正原因仍然不明,妊娠早期羊水主要是母体血液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妊娠足月胎儿通过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羊水在羊膜腔内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以保持羊水量相对恒定,母儿间液体交换主要通过胎盘。母体与羊水的交换主要通过胎膜,羊水与胎儿的交换量较少,主要通过胎儿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皮肤等,妊娠晚期羊水量是母体、胎儿、羊水三者动态平衡的结果。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均可导致羊水过少,目前认为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多见于胎儿畸形、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子宫胎盘血液减少、羊膜病变等。

一旦诊断羊水过少,先后应排除胎儿畸形,若无明显畸形,可采取饮水法,要求短时间内饮大量水,可采取静脉输液法,连续输入生理盐水数百毫升,以改善胎儿情况,延长胎龄。甚至临产前后也行人工羊水治疗,以减少宫内窘迫的机会。妊娠已大于 37周,给予引产中止妊娠,产程中行胎儿监护,若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改行剖宫产,并作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重要信号之一,当足月妊娠确诊为羊水过少时应立即破膜引产、终止妊娠,估计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除外胎儿畸形以剖宫产尽快结束分娩,并作好抢救新生儿工作。剖宫产是处理羊水过少较安全的重要措施,极大提高了围生儿质量。本组资料显示,羊水过少组的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羊水过少,羊水的缓冲作用减弱,宫缩时宫壁紧贴胎儿,宫内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使胎儿脐带受压,致使胎儿宫内缺氧,并反射性引起胎儿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于羊水中致羊水粪染,同时羊水过少不能稀释胎粪而加重羊水污染程度。

4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5.

[2] 陈菊芬.羊水过少14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9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