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4例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484次

产后出血是孕妇分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居产科死亡原因首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主。对笔者所在医院6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为自然分娩。初产妇 40例,经产妇24例。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28±3)岁。孕周38+4 ~40+4 周。平均(39.02±1.01)周。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建立静脉通道: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为爆发性的大出血,极易出现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危及产妇生命。因此,我科要求所有产后出血的患者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免发生产后大量出血时补液不及时。必要时给予输血,防止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输液时,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节输液的速度。

1.2.2 促进子宫收缩:①查找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②按医嘱输注催产素。③配合医生做好子宫按摩,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争取最佳抢救时机。用手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具体方法:先用导尿管排空膀胱,五指抓握宫底,用掌面有节律的向下按摩子宫,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宜。每次按摩持续2 min,间隔3 min, 6次为一组。④刺激产妇乳头,用手指提拉乳头并进行捏、捻等刺激,每次约1 min,间隔2 min,6次为一组。也可以让新生儿吸允乳头,促进子宫收缩。

1.2.3 心理干预:①产前,向产妇及家属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分娩的过程、注意事项等。针对患者以及家属的疑问,有重点的详细讲解,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②分娩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听取产妇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消除产妇恐惧和紧张情绪,增加其安全感,并保证产妇充分休息。个别产妇对于因新生儿性别不满意所导致的子宫乏力,护士应及时给予安慰,平衡其心理,摆正其封建思想。③分娩后,安慰产妇安静休息,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同时指导产妇如何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产后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助于产妇调整好心理状态。

1.2.4 其他护理措施:①加强生命体征检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尿量、神智等,收集产后出血量。②做好子宫切除的手术准备。③保证产妇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1.3 产后出血量的计算方法:产后出血量收集方法有两种: ①产后用特殊容器置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量,用W1表示。 ②待撤去容器时,臀部下方铺事先称重的一次性纸垫,将用后的纸垫重量减去用前的重量即为阴道出血重量,按照1 g=1.05 ml计算出血量,即为W2。出血量=W1+W2。

1.4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 h内出血量在500 ml及以上,或产后24 h内阴道流血在500 ml及以上,均诊断为产后出血[1] 。

1.5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阴道出血量、子宫切除的例数以及死亡率。

1.6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降低产妇病死率,产后护理很重要。据统计,约70%~80% 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因此,新生儿娩出后,产妇需在产房观察2 h,并有专人看护。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产后出血的患者会有惊慌、恐惧以及害怕的心理,针对患者所担心的事情,着重安慰患者,给予其鼓励及安慰性的语言,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输液、输血、手术准备。本文研究个体化干预护理措施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警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做好产妇监测,积极做出相应护理措施,才能提高产后抢救成功率。

4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5.

[收稿日期:2013-04-17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