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酸钙在产后出血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494次
我国曾多次组织面向各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孕产妇死亡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孕产妇致死因素中,占首位的是产科出血,而导致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剖宫产分娩产妇与自然分娩产妇相比较而言,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较大[1-2]。对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有效控制是降低产科并发症,促进产科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有效措施。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行剖宫产分娩手术的产妇180例,对其中90例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前1小时及手术后24 h内分别常规注射0.1 g葡萄糖酸钙,手术中胎儿娩出后注射催产素20 IU,对控制产后出血量的效果十分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手术的产妇180例,年龄25~46岁,平均(30.2±1.5)岁,产妇分娩前经B超检查存在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脐带绕颈等症状,根据产妇及其家属意愿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所选取的产妇均足月,且无并发症。随机将所选取的180例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以及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在剖宫产手术前1小时及手术后24 h内分别常规注射0.1 g葡萄糖酸钙,手术中胎儿娩出后注射催产素20 IU;对照组单纯注射催产素20 IU,对两组产妇手术后24 h内的失血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产妇在手术麻醉前静脉推注1.0 g葡萄糖酸钙,麻醉起效后实施新式剖宫产手术;胎儿成功娩出后、胎盘完全剥离前,宫体注射20 IU催产素;手术后24 h第2次静脉推注1.0 g葡萄糖酸钙;对照组单纯宫体注射20 IU催产素。利用容积法以及称重法对产妇手术后24 h内的出血量进行测量。在进行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首先将羊水吸干净,之后利用容量瓶对出血量进行测量;手术完毕止呕利用产后出血量专用测试护垫共同称重,拭血纱布及护垫纸重量除以1.05,再加容量瓶中血量,所得结果就是产妇产后出血量。判断产后出血的指标是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2.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基本情况及剖宫产手术后24 h内出血量情况详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平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以及宫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人数方面,观察组有2例,对照组有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产后24 h内失血量方面,观察组产妇为359.66 ml,对照组产妇为475.21 ml,两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注射葡萄糖酸钙可以达到促进宫缩的效果,子宫肌层存有血管及开放血窦,当出现宫缩现象时,血管及血窦会结扎,进而起到止血效果,也被称作生物学结扎,宫缩剂对子宫收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平滑肌收缩需要由三磷酸腺苷分解提供能量,但三磷酸腺苷需要在钙离子参与情况下才能活化,进而提供能量,钙离子对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二价钙离子是肌肉组织兴奋及收缩偶联因子,对于顺利凝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注射葡萄糖酸钙能够对肌肉神经兴奋起到一定的维持效果,进而进一步强化子宫收缩,加快血液凝集,对于产后出血予以有效控制[3-4]。选取90例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前1小时及手术后24 h内分别常规注射0.1 g葡萄糖酸钙,手术中胎儿娩出后注射催产素20 IU,与单纯注射催产素20 IU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方面进行对比,在产后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酸钙对于产后出血具有有效预防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4 参考文献
[1] 韩桂芹,柴光兰,韩 英.卡前列甲酯栓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32(1):4.
[2] 程会英,马丽荣.剖宫产术前应用葡萄糖酸钙防治产后出血100 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31(1):20.
[3] 伍椅铭,胡巧桃.产前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29(1):14.
[4] 邹 霞,游春慧.剖宫产术前应用葡萄糖酸钙防治产后出血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1):29.
[收稿日期:2013-04-25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