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生化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464次

剖宫产术后发热是产科常见疾病,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疗效往往不是很理想,且易形成抗生素耐药。2008年~2012年笔者使用生化汤加减治疗该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012年间于我院住院行剖宫产术患者 120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48 h,停药后体温高于37.3℃,并排除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中初产妇78例,经产妇 42例;年龄21~36岁,体温37.4~38℃者72例,38.1~39℃者48例。将病例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中药组采用生化汤加减治疗,1剂/d,水煎服,连服5 d。药方组成:当归20 g,白芍20 g,川芎6 g,桃仁10 g,益母草15 g,紫草10 g,五灵脂(醋炙)10 g,蒲黄炭10 g,炮姜 3 g,炙甘草3 g。兼有外感者加荆芥10 g、防风10 g、柴胡10 g;兼有血瘀者加丹参10 g、丹皮10 g;邪毒内盛者加败酱草15 g、红藤15 g、黄柏1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兼有阴虚者加生地 15 g、地骨皮15 g。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静脉滴注5 d,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5 d。

1.3 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标准: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产后10 d内发热不解,连续3 d 体温在38℃以上,并伴有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的色、质、量、气味等异常。12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所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2]:治愈: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口温<37.3℃),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用药后体温未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剧。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2)。详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发热作为产科常见病症,其病因较多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生殖道以外的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西医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长,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对剖宫产术后发热论治归属于产后发热的范畴。产后发热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指出根据脉象、手足寒温判断产后发热的转归与预后。其病名首见于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痛,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清代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中认为产后发热的治疗,“决不可妄投发散之剂,当用生化汤为主,稍佐发散之药”。生化汤广泛应用于产后诸多疾病,是行之有效的方剂。

中医论治剖宫产术后发热病因病机主要为“虚”、“瘀”二字。产妇剖宫产术耗伤气血,加之术前、术后禁食及哺乳进一步伤阴耗血。虚为产后阴血主要病机特点之一,故《妇人规》言“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剖宫产术后阴血亏虚,阴不敛阳,致阴虚发热或血虚发热;气虚而阳气下陷阴中致气虚发热,因而发热之关键在于气血阴液的不足。此外,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恶露不下,胞宫余血浊液排出受阻,瘀血内滞,以致气机不利,营卫失调,故致发热。且剖宫产术后之瘀多因虚而致,虚瘀夹杂。产后百脉空虚、腠理疏松、卫阳不固,对气候寒热适应能力差,外邪极易入侵,而造成外感病症。又由于失血、产后损伤、恶露滞留等原因生殖器官易为细菌侵入,邪毒从阴户走窜经脉以及蔓延到全身而易发热。总之,气血亏虚、瘀血内阻为本病病机之本。

笔者使用《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中生化汤并结合临床辨证,加减用于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当归养血活血和营,白芍养血柔肝,退热敛阴,二者配伍为君。川芎、桃仁、益母草活血祛瘀;紫草凉血止血,并可清热解毒;蒲黄、五灵脂合用即为失笑散,可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炮姜温经止血;炙甘草和中,并可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血活血之功,使瘀去新生、气血调和。临床使用过程中,还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加减治疗。此外,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尽管产妇多虚多瘀,用药勿攻伐、寒凉、发散太过,但在邪实的情况下,不要顾虑体虚而忽略祛邪的重要性,因为邪祛才能正安,或祛邪之后再扶正,否则易生滞邪之弊。总之,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有是证用是药,中病即止的原则,故多取效。此次研究中使用新生化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结果显示其疗效优于抗生素治疗组。且中药治疗不会导致抗生素耐药,且价格低于抗生素,不良反应少。

4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0.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8.

[收稿日期:2013-02-28 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