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年轻妇女乳腺癌3例钼靶误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28  浏览次数:478次

孙铁军,施淑萍,袁清民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放射线科、肿瘤科、CT科

【关键词】年轻,乳腺癌,钼靶,误诊

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X线表现较复杂。通过对3例乳腺癌的误诊分析,进一步提示要高度重视乳腺癌的年轻化趋势。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26岁,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有一肿物。临床检查:乳头无内陷,表皮无“橘皮”样变,肿物质中等硬,活动度差,与周围无粘连,腋窝、锁骨上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家族史。育有一子。钼靶检查,左乳外上象限见卵圆形肿物,边缘光滑,锐利,无分叶,大小约6.4cm×4.3cm,腋下见一枚淋巴结影。余无特殊。诊断为左乳腺纤维瘤可能性大。

例2:患者,女,29岁,左乳肿物发现近1年,近日感觉略增大。临床检查,乳头无内陷,无“橘皮”样变,肿物质中等硬,活动度好,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家族史。育有一女。钼靶检查,左乳内上象限见卵圆形肿物,大小约5.2cm×4.1cm,有一颗粒样钙化。肿物边缘光滑、锐利。余无特殊。诊断为左乳腺纤维瘤。

例3:患者,女,28岁,右乳肿物发现2个月。临床检查见右乳内上方肿物,质中等硬,活动度好,乳头无内陷,局部皮肤无改变,腋窝及锁骨上下淋巴结未触及。母亲因乳腺癌去世。钼靶检查示右乳内上象限不规则卵圆形肿物,大小约2.1cm×1.1cm,边缘光滑,内见低密度区,边缘包膜影。腋下无实性淋巴结影。诊断为右乳良性占位。

术后病理诊断3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例1淋巴结转移。例3肿物内脓性液化。

讨 论

从乳腺癌发病年龄看,<30岁的病例是很少见的。亚洲地区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高峰年龄大多在40~50岁之间[1]。而这3例患者年龄均未超过30岁。

乳腺癌在钼靶X线片所见包括肿块、毛刺、恶性钙化、漏斗征、血运增加、阳性导管征、瘤周&ldquo;水肿环&rdquo;、以及彗星尾征等[2]。乳腺纤维瘤多呈圆形、椭圆型,部分也可呈分叶状,但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周围见细窄透亮环,触诊活动度大。圆形及浅分叶状肿块一般多为良性乳腺肿块X线表现。

误诊分析:诊断医师思维局限,对不典型乳腺癌认识不足,对影像分析不够细致。3例患者都未超过30岁。无典型的乳腺癌影像学征象,主要是考虑到年龄因素,诊断时完全没想到恶性变的可能。病理诊断结果出来,再次对影像进行分析,例1中腋下实性淋巴结影,以及临床检查活动度差,包括肿块的存在。虽然年龄偏小,也应考虑恶变的可能。多数报道都已经提到,良性肿物生长速度突然增快,提示恶变可能,例2就属于此列,其肿块中的钙化,则属于良性钙化,无临床意义。例3虽然从临床检查到钼靶表现均考虑良性,但家族史是不可忽略重要因素。在很多地方,乳腺癌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而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熟练掌握乳腺癌典型X线征象,拓展诊断思路,可减少乳腺癌的误诊率。特别是<30岁妇女的乳腺内较大占位,虽然没有典型乳腺癌征象,应该高度重视,诊断时详细询问发病时间、肿物生长情况、家族史等,对疑似乳腺纤维腺瘤病灶,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中肿块边缘是否毛糙,有无牛角状改变、钙化影或异常增粗血管等征象。

参考文献

1,沈镇宙,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15.

2,吴恩惠,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乳腺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