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病因心力衰竭概述
发表时间:2012-03-15 浏览次数:405次
作者:赵玉生,吴海云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 老年人,多病因,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 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工业化国家,绝大多数心衰发生在老年人群。心衰是过去20 年来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1]。心衰在总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4%~2%, 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多, 由于全球人口老化的进展, 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亦随着老龄化的进程而升高。有研究表明,我国35~44岁、45~54岁、55~64岁和65~74岁年龄组的心衰发病率分别为0.4%、1.0%、1.3%和1.3%[2]。因此,可以预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我国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数将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与心衰的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非常复杂。多种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病等是引起心衰的常见原因[3]。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其他因素亦与心衰的发生以及发展有关。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肥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睡眠呼吸障碍、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律失常、过量饮酒等。我们将这些与心衰的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统称为心衰的广义病因。
病因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学科由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及观察对象水平(亚临床、临床、群体)的不同,对病因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早期人们常按单病因说解释疾病的原因,但随着对病因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多病因说”。
多病因对机体的作用,可以是分别作用均可发病,也可以是这些因素联合作用才能发病,也可能相继作用才能发病,或者还可有其他作用方式。现代流行病学从群体观点出发,认为当其他因素在某人群中不变时,某因素在该人群中增加或减少后,某病在该人群中的发生也增加或减少,则该因素可以被认为该疾病的病因。从流行病学观点来说,有4类因素在疾病病因中起作用。它们包括:(1)易患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2)诱发因素(enabling factors);(3)速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s);(4)加强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多种病因间存在着相互作用(interaction)。当2种或多种病因共同起作用时,其作用大小可类似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的相加,但更常见的是高于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的相加。
根据上述病因的概念,我们将心衰的病因归纳为两类:一类为可直接损伤心肌,导致心衰的基本病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病等;另一类为在心衰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合并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睡眠呼吸障碍、贫血、COPD、心律失常等。
老化本身是心衰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Framingham心脏研究资料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心衰死亡率增加27%,而女性则增加61%。其他的研究亦得出类似的结果。与老龄化相关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如下:(1)随老化过程出现的心肌细胞数目减少。≥65岁的老年人,心肌细胞数目每年约减少5%;(2)左室肥厚,间质细胞增殖,淀粉样物质沉积;心室顺应性下降,舒张功能受限;(3)心脏瓣膜(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和纤维变性,造成狭窄和关闭不全;(4)窦房结细胞部分丧失,代之以纤维样组织,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5)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弹力纤维减少,中央与外周动脉僵硬度增加,使心脏负荷增加;(6)非动脉粥样硬化型冠脉改变,冠脉储备力下降,心肌缺血改变,在无冠心病情况下出现心脏舒张功能障碍[4]。
遗传因素在心衰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基因的多态性与心衰的发生相关。例如,在非裔美国人中,α2C del322325纯合子者,其患心衰的风险增加5倍,若同时携带β1Arg389,则风险高至10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多态性亦与左室重塑的风险增加有关[56]。
多种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心衰。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受损、心室的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过重及心室前负荷不足等。高血压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收缩蛋白减少;心肌梗死引起心肌细胞的丢失,梗死区心肌的扩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的肥大、胶原沉积、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引起心室前负荷或后负荷的增加,使心室肥厚和扩张;扩张型心肌病则直接损害心肌的收缩能力;另外,心动过速或过缓亦可能引起心肌病变。上述病变最终引起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室重塑,导致心衰。
许多非心脏病变亦可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糖尿病人发生心衰的风险增加3~5倍。其机制除了糖尿病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外,还与糖尿病本身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微血管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直接损害心脏功能有关[710]。肥胖除与心血管病相关联外,其本身也是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其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心脏负荷增加等有关[11]。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心衰发病率显著增高,其机制可能涉及到血容量增加、氧化性损伤、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贫血、高血压、凝血系统异常及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12]。睡眠呼吸障碍亦增加心衰发生的风险。呼吸暂停可引起胸腔内负压增加,从而增加心脏后负荷;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低氧尚可引起肺血管收缩,使右室压力增高而影响左室充盈[13]。COPD除可引起肺心病,从而导致右心衰竭外,在左心衰竭发生中的作用尚不确定。有研究显示,肺活量降低可增加心衰的风险,但在另外一些研究中未得到证实。
上述因素除在心衰的发生中起作用外,还影响心衰的发展。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衰,其预后转归可能存在差异,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例如,有几项研究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其预后较非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差[14],而另外一些研究的结果则正好相反。不同病因导致的心衰对不同药物的治疗反应性亦可能存在不同。PRAISE研究和CIBIS 研究分别提示,氨氯地平及比索洛尔治疗可使非缺血性心肌病变的病人获益,但对缺血性心脏病人则未显示有益。亦有一些研究提示,与缺血性心脏病比较,非缺血性心肌病可从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获益更多。
多种非心脏性的合并疾病,除在心衰的发生中起作用外,也对心衰的发展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产生影响。心衰病人的常见心血管性合并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常见的非心血管性合并疾病包括:肥胖、贫血、慢性肾脏疾病、COPD、甲状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慢性肝脏疾病、癌症等。有研究显示,合并疾病的增加,导致病人住院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死亡率增高[79]。
糖尿病增加心衰发生风险,有效控制血糖可能会使这种风险降低。但对已出现心衰的病人,严格控制血糖是否有益尚不清楚。有一项研究发现,心衰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者,其近中期病死率显著高于HbA1c>7.0者[15]。贫血是心衰的常见合并症。心衰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贫血,但贫血亦有可能影响心衰的进展。贫血可能加重心肌组织的缺氧和缺血,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研究表明,对心衰合并贫血的病人,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改善病人的症状、心脏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1617]。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加速心衰的进展。虽然目前尚无针对肾功能不全的特异性治疗,但采用不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的利尿剂,对心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有益。新近研究显示,高达40%~60%的心衰病人合并阻塞性或中枢性睡眠呼吸障碍。对这些病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可改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脏功能评分,提高生存率[18]。
国外研究显示,COPD是心衰病人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之一,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19]。COPD可使心衰病人预后恶化。COPD合并心衰病人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合并COPD的心衰病人可耐受心脏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会引起COPD症状恶化。另一方面,对己有心衰的病人,吸入β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增加其住院率和死亡率[20]。
与非老年人心衰相比,老年人心衰有其自身特点。第一,老年人心衰发生于心脏衰老性改变的基础上,此时心脏功能的代偿能力下降,从而可能影响心衰的进展过程;第二,老年人心衰的病因更加复杂,更常由多重病因引起。随着年龄增加,合并的心脏疾病和非心脏性疾病逐渐增多。解放军总医院1993~2007年3549例因心衰首次住院病人资料显示,心衰的前4位的心血管病因在65~79岁组是冠心病(62.3%)、高血压(55.0%)、糖尿病(26.3%)和肺心病 (9.3%);而≥80岁组仍然是冠心病(72.6%)、高血压(59.0%)、糖尿病(24.5%)和肺心病(10.4%);诱发因素为心房颤动和肺炎,65~79岁组与≥80岁组分别为21.6%、17.1%与21.9%、26.2%。多病因心衰在老年组占81.9%,≥80岁组占90.3%;多病因组合中,2种病因最多见的是冠心病、高血压,3种及3种以上病因中最多见的组合是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住院病人单病因心衰30 d病死率3.8%,2种病因为6.0%,3种病因为9.7%,4种病因为14.0%,5种病因及以上病死率为15.9%。
综上所述,心衰多数发生于老年人群。老年人心衰常常由多种心血管病因引起,并且常常与多种疾病合并存在。这些心血管疾病及合并疾病,可以共同构成心衰的病因,引起心衰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心衰发生后,它们又可能影响心衰的进展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为此,我们将老年人多病因心衰 (multifactors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定义为:在心脏老化性改变基础上,由2种或2种以上心血管疾病所致的心衰,或者在心衰发生、发展中,同时存在着2种或2种以上可影响心衰进展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疾病。
【参考文献】
[1] 赵玉生.美国心力衰竭实用指南解读——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评估和处理[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9(4):200202.
[2] 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 中国心衰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3] 赵玉生.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诊治[J].人民军医,2001,44(9):529530.
[4] Oxenham H, Sharpe N. Cardiovascular aging and heart failure[J].Eur J Heart Fail, 2003,5(4):427434.
[5] Small KM, Wagoner LE, Levin AM, et al.Synergistic polymorphisms of beta1and alpha2Cadrenergic receptors and the risk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N Engl J Med, 2002,347(15):11351142.
[6] Braz JC, Gregory K, Pathak A, et al. PKCalpha regulates cardiac contractility and propensity toward heart failure[J]. Nat Med, 2004,10(3):248254.
[7] Adams KF Jr, Fonarow GC, Emerman CL,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rationale, design, an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from the first 100 000 cases in the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National Registry (ADHERE)[J].Am Heart J, 2005,149(2):209216.
[8] Krum H, Gilbert RE. Demographics and concomitant disorders in heart failure[J].Lancet,2003, 362(9378):147158.
[9] Braunstein JB, Anderson GF, Gerstenblith G, et al. Noncardiac comorbidity increases preventable hospitalizations and mortality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 Am Coll Cardiol, 2003,42(7):12261233.
[10]Bonow RO, Mitch WE, Nesto RW, et al. Prevention Conference VI: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riting Group V: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renal complications[J].Circulation, 2002,105(18):e159e164.
[11]Kenchaiah S, Evans JC, Levy D, et al.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J]. N Engl J Med, 2002,347(5):305313.
[12]BibbinsDomingo K, Chertow GM, Fried LF, et al. Renal 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risk in older black and white individuals: the Health, Aging, and Body Composition Study[J]. Arch Intern Med, 2006,166(13):13961402.
[13]Shahar E, Whitney CW, Redline S, et al.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crosssectional results of the Sleep Heart Health Stud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163(1):1925.
[14]Franciosa JA, Wilen M, Ziesche S, et al. Survival in men with severe chronic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due to eithe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 Am J Cardiol, 1983,51(5):831836.
[15]Eshaghian S, Horwich TB, Fonarow GC. An unexpected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bA1c level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advanced systolic heart failure[J]. Am Heart J, 2006,5(5):831836.
[16]吴海云,赵玉生,杨柏松,等.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轻度贫血的临床评价[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2):122123.
[17]Wang SW, Wu HY. A new cliniclal entity: Multifactor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J]. J Geriatr Cardiol, 2005,2(2):109113.
[18]Kaneko Y, Floras JS, Usui K, 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N Engl J Med, 2003, 348(13):12331241.
[19]Havranek EP, Masoudi FA, Westfall KA, et al. Spectrum of heart failure in older patients: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Heart Failure project[J].Am Heart J,2002,143(3):412417.
[20]Sirak TE,Jelic S,Le Jemtel TH.Therapeutic update:nonselective beta and alphaadrenergic blockade in patients with coexist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 2004,44(3):49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