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0 浏览次数:433次
作者:严,云 作者单位:海安县人民医院,江苏 海安
【关键词】 青春期 子宫出血 临床分析
青春期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的临床问题,以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多见。由于年龄小,缺少相应的生理知识且学习任务重,往往因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致贫血才就诊,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年至2007年我院妇科共收治住院20岁以下子宫出血者33例,全部患者均为未婚无性生活史,入院时阴道流血量多伴贫血,年龄13岁~20岁,平均年龄(15±2.1)岁,病程3 d~10 d不等,初潮年龄12岁~17岁,平均年龄(13±1.7)岁,初潮发病者10例(占30.1 %),初潮1 a内发病者11例(占33.3 %),2 a内发病者8例(占14.2 %),2 a以上者4例(占12.1 %)。
1.2 方法
33例患者入院后均经肛查、超声检查、血液检查,2例患者因药物未能迅速止血经患者及监护人同意行诊刮。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33例主要表现为经量多,持续时间3 d ~10 d不等,均伴有贫血,血红蛋白最低达5 g/L,重度贫血者17例占51.5 %,中度贫血者16例占48.5 %,17例重度贫血患者接受输血治疗,输血量300 ml~800 ml不等。入院后经过血常规、血凝常规等血液学检查并排除甲亢、甲减、药物应用不当等原因,最后诊断为青春期功血者30例,2例血小板无力症,1例青春期甲亢。
2.2 超声的应用
33例均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大小、黏膜及附件情况。33例中均未发现子宫颈及附件区异常回声,而子宫黏膜厚薄不一。
2.3 治疗及预后
33例患者入院后对合并重度贫血者积极输血、输液,其他疾病者血止后转相应专科治疗。30例确诊青春期功血均采用性激素治疗。应用大剂量雌激素予己烯雌酚2 mg肌内注射Q 6 h,出血明显减少或血止以后每3 d减1/3量至维持量,已烯雌酚1 mg口服Qd或戊酸雌二醇(商口名为补佳乐)1 mg口服Qd×21 d,最后7 d~10 d加用甲羟孕酮4 mg Bid口服,2例因出血过多性激素应用不能有效止血,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在静脉麻醉下行诊刮止血。所有血止患者继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3周期。
3 讨论
3.1 青春期子宫出血病因
青春期子宫出血以功血为多,不同学者报道功血占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65 %~95 %[1],本组确诊为青春期功血30例,约占90.3 %。
青春期功血是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或雌激撤退性出血,青春期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功能未成熟,它们与卵巢间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在缺乏孕激素抑制子宫黏膜生长和周期性子宫黏膜脱落情况下,子宫黏膜异常增生,缺乏相应组织结构支持,这种黏膜脆弱,可发生自发性突破性出血,出血不定时,非同步,仅能依赖内源性雌激素的修复作用达到止血目的[2]。
3.2 诊断青春期功血总的治疗原则
在急性期主要使用性激素止血,输血、促凝、止血药物仅作支持及辅助治疗,调整周期是止血后的重要步骤。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目前应用最多。以往我院多采用乙黄疗法即己烯雌酚1 mg口服Qd×21 d,后10 d加用甲羟孕酮10 mg口服Qd治疗3个月~6个月,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冬梓, 石一复. 小儿和青春期妇科[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8-159.
[2]乐 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