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炎3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12 浏览次数:401次
作者:梁贯洲,施晓伟,曲,明,宫笑一 作者单位:264002 山东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
【摘要】经静息状态下床边心电图检测,进行血清学病原标志物分离,PCR DNA检测。同时检测肝功能。窦缓、室早、Q-T间期延长,ST-T段改变。经对症治疗,效果好,及时发现肝炎患者并发心肌炎病变,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心肌炎,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变化
病毒性肝炎并发病很多,且常引起肝外脏器损害,并发心肌炎是非常重要的并发病之一,现将我院2005年1—12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炎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5年1—12月100例肝炎住院患者,检测患心肌炎30例,男27例,女3例。<20岁4例,>20岁16例。
1.2 诊断标准 按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准,既往无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史。
1.3 临床表现 (1)症状:胸闷25例(83.3%),心慌28例(93.3%),发热24例(80%),恶心10例(33.3%),肝区痛23例(76.6%),乏力27例(90%);(2)体征: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14例(46.……6%),早搏3例(10%),心尖区Ⅰ~Ⅲ级SM 4例(13.3%),1例无心音改变(3.33%)。其他均在正常范围。
1.4 特殊检查 胸部透视30例,左室扩大1例,心脏彩超30例,左室大1例。
2 结果
2.1 心电图 30例均有心电图阳性改变,主要为ST段压低22例(73.3%),室性早搏3例(10%)。窦缓4例(13.3%),Q-T间期延长5例(16.6%),其中有的兼有两项以上改变。
2.2 病毒原检测 经血清学病毒分离,30例中甲型1例,乙型28例,丙型1例,PCR HBV DNA阳性28例,PCR HCV RNA阳性1例,PCR HAV DNA阳性1例。
2.3 治疗观察 经护肝降酶、消炎利胆、调节免疫、抗病毒、营养心肌及对症治疗后,显效者27例,治疗2周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胸闷、心慌症状消失,听诊第一心音正常,有效者3例,3周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胸闷、心慌好转,活动后仍有胸闷、心慌。出院后2个月复诊,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其次是粘病毒如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极少由腺病毒、麻疹、腮腺炎、肝炎及巨细胞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早期是病毒直接作用,但后期主要是由病毒所致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损害[1]。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脏损害,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较多,因HBV具有泛嗜性[2],少数其免疫复合物随血液循环可沉积于各脏器血管壁而引起免疫反应造成多脏器损害。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炎的症状、体征明显,在治疗病毒性肝炎病人时,发现有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时,应警惕合并心肌炎发生。及早筛查心电图,以免贻误治疗,加重病情。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脏病变,主要为心肌损害,出血性渗出,肌束病变和坏死,希氏束浸润性水肿,心内膜、外膜点状出血等[3]。
【参考文献】
1 诸骏仁.病毒性心肌炎.见: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20-1224.
2 李祖进.HBV泛嗜性.国外医学•流行病学及传染病学分册,1986,3:117.
3 熊开钧.病毒性肝炎的肝外损害及其表现,见杨超前主编.内科讲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4.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炎30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贯洲,施晓伟,曲 明,宫笑一 作者单位:264002 山东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
【摘要】 经静息状态下床边心电图检测,进行血清学病原标志物分离,PCR DNA检测。同时检测肝功能。窦缓、室早、Q-T间期延长,ST-T段改变。经对症治疗,效果好,及时发现肝炎患者并发心肌炎病变,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心肌炎;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变化
病毒性肝炎并发病很多,且常引起肝外脏器损害,并发心肌炎是非常重要的并发病之一,现将我院2005年1—12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炎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5年1—12月100例肝炎住院患者,检测患心肌炎30例,男27例,女3例。<20岁4例,>20岁16例。
1.2 诊断标准 按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准,既往无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史。
1.3 临床表现 (1)症状:胸闷25例(83.3%),心慌28例(93.3%),发热24例(80%),恶心10例(33.3%),肝区痛23例(76.6%),乏力27例(90%);(2)体征: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14例(46.……6%),早搏3例(10%),心尖区Ⅰ~Ⅲ级SM 4例(13.3%),1例无心音改变(3.33%)。其他均在正常范围。
1.4 特殊检查 胸部透视30例,左室扩大1例,心脏彩超30例,左室大1例。
2 结果
2.1 心电图 30例均有心电图阳性改变,主要为ST段压低22例(73.3%),室性早搏3例(10%)。窦缓4例(13.3%),Q-T间期延长5例(16.6%),其中有的兼有两项以上改变。
2.2 病毒原检测 经血清学病毒分离,30例中甲型1例,乙型28例,丙型1例,PCR HBV DNA阳性28例,PCR HCV RNA阳性1例,PCR HAV DNA阳性1例。
2.3 治疗观察 经护肝降酶、消炎利胆、调节免疫、抗病毒、营养心肌及对症治疗后,显效者27例,治疗2周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胸闷、心慌症状消失,听诊第一心音正常,有效者3例,3周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胸闷、心慌好转,活动后仍有胸闷、心慌。出院后2个月复诊,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其次是粘病毒如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极少由腺病毒、麻疹、腮腺炎、肝炎及巨细胞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早期是病毒直接作用,但后期主要是由病毒所致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损害[1]。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脏损害,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较多,因HBV具有泛嗜性[2],少数其免疫复合物随血液循环可沉积于各脏器血管壁而引起免疫反应造成多脏器损害。病毒性肝炎并发心肌炎的症状、体征明显,在治疗病毒性肝炎病人时,发现有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时,应警惕合并心肌炎发生。及早筛查心电图,以免贻误治疗,加重病情。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脏病变,主要为心肌损害,出血性渗出,肌束病变和坏死,希氏束浸润性水肿,心内膜、外膜点状出血等[3]。
【参考文献】
1 诸骏仁.病毒性心肌炎.见: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20-1224.
2 李祖进.HBV泛嗜性.国外医学•流行病学及传染病学分册,1986,3:117.
3 熊开钧.病毒性肝炎的肝外损害及其表现,见杨超前主编.内科讲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