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输卵管炎5例的诊断及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12 浏览次数:410次
作者:刘艳 作者单位:吉林扶余,扶余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出血性输卵管炎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及分析。结果对5例出血性输卵管炎都做出了明确分析及正确诊断。结论掌握了出血性输卵管炎的发病原因,提高了对本证的认识,从而会大大减少误诊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关键词】 出血性输卵管炎;诊断;分析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出血性输卵管炎有很大的隐匿性,诊断有很大的难度,手术前常常被误诊,有时在术中也不易认识到是此病。只有通过病理检查,才能得到此病的正确诊断。下面将笔者收治的5例出血性输卵管炎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发病年龄21~38岁,21岁1例,25岁1例,28岁1例,33岁1例及38岁1例。婚育史:未结婚1例,但有性生活史;已婚4例。1例无生育史,4例均有生育史。在本病发生前5例患者均有人工流产、放环或取环、清宫术等宫腔操作中,分别为:人工流产2例、放置节育环2例、取出节育环1例。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炎病史。
1.2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组5例患者均有下腹部疼痛,肛门有坠胀感,发热,恶心,下腹压痛且有反跳痛,阴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血,血压都基本正常。
1.3临床试验结果血红蛋白低于60g/L者4例,低于80g/L者1例。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5例。妊娠试验:入院时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者3例,阴性者2例。阴道后穹隆穿刺,5例患者穿刺均抽出不凝血性液体。彩超检查: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其中2例为中等量积液,3例是少量积液。
1.4临床诊断入院时5例急诊患者中,疑诊出血性输卵管炎2例,诊断符合率为40%,误诊为异位妊娠的1例,误诊为阑尾炎的2例,外科手术经妇产科会诊,证实5例患者均为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率为60%。
1.5手术治疗入院后5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证实腹腔内均有出血,出血量约200~400ml者3例,约400~500ml者2例。5例患者病变均在相同一侧输卵管。5例患者都切除了患侧输卵管。术中剖视标本,5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的绒毛,术中诊断为出血性输卵管炎,之后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结果为输卵管炎伴出血。
2讨论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输卵管炎,是输卵管间质的急性炎症引起出血,突破黏膜上皮进入输卵管腔,再由伞端进入盆腔,引起腹腔内出血的一种妇产科急腹症。出血性输卵管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输卵管的充血、水肿、出血、坏死、输卵管增粗或肉芽组织增生,绝对见不到绒毛或滋养细胞[1]。引起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致病微生物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某些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失衡时,可引发输卵管黏膜炎症,导致间质层血管破裂出血[2]。本组5例患者在发病前2个月均有宫腔操作史,说明这是诱发因素之一。该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下腹部疼痛,伴有肛门坠胀,但不如异位妊娠疼痛剧烈,腹腔内出血均在500ml以内,因此发生休克的较少见。由于后穹隆穿刺常为阳性,所以不易与异位妊娠相鉴别,导致误诊[2]。本组5例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在诊断中误诊率为60%。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有:(1)对此病诊断经验少,缺乏认识。(2)本病在症状和体征上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有很多相似之处,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在临床上,还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不能简便而快速地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3)一旦查到附件包块或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性液体,则认为有了剖腹探查术的指征,往往不问病史,不进行鉴别诊断,就进行手术,结果导致误诊。本组5例患者均切除了患侧输卵管,效果很好。经验证明: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必须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掌握其致病原因,掌握此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才能减少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
【参考文献】
1李小毛.实用妇产科症状鉴别诊断.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6.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