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待产时间与剖宫产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1-05-16 浏览次数:344次
作者:崔英 作者单位:石景山医院,北京 100043
【摘要】 目的:探讨长时间住院待产对无指征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足月初产207例病例资料。结果:剖宫产孕妇待产时长明显长于阴道分娩孕妇。结论:长时间住院待产会增加无指征剖宫产率,应把握住院指征,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提倡陪产及无痛分娩,以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住院待产;剖宫产;产妇
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但近来剖宫产率急剧增加,不少城市剖宫产率已>50%。郭丽岳等人的研究提出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是导致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剖宫产率代表着一个产科的医疗质量水平,但目前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增加已经引起了产科界的高度重视,减少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大家纷纷探讨影响孕妇无指征剖宫产的因素,如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为此回顾了207例孕妇分娩资料,分析住院待产时间与剖宫产率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住院足月分娩初产妇207例,年龄21岁~36岁,身高155 cm~170 cm,无妊娠并发症,骨盆各径线均在正常范围。
1.2 方法 回顾分析207例住院分娩孕妇病历资料,主要为住院待产孕周、原因、分娩方式、待产时间。分娩方式为自然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待产原因:腹痛、见红、破水、近、过预产期、羊水偏少,待产时间为住院到分娩时长。
1.3 统计方法 u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分娩方式比较(略)
住院分娩足月初产妇共207例,平均年龄(28.30±4.24)岁,其中自然分娩111例,平均待产时间(20.26±13.15)h,剖宫产96例,平均待产时间(44.97±25.51)h。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住院时间进行比较,u=8.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因素[1]。本组资料显示,住院时间延长与剖宫产率增加有显著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在待产过程中,孕妇对新生命降生的期待会由于身边其他孕妇的分娩而变得更加强烈,往往会在长时间等待与失望中变得焦躁起来,最终会对等待自然临产失去耐心,而坚决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
住院过程中,医生会定期对孕妇复查胎心监护、B超等项目,往往会遇到小的异常情况,如羊水偏少、胎心监护可疑减速、脐带绕颈、胎动异常等,这些都会增加人工干预,如OCT试验等,过多的干预都会加重孕妇及家属的思想负担,由于过多的担心胎儿的安危,使一部分无明确指征的孕妇选择剖宫产。
有研究显示,80%多的产妇因惧怕疼痛而选择剖宫产[2],提早住院待产,使孕妇在病房中过早接触到临产的表现,大部分孕妇临产后由于宫缩痛都会表现出痛苦,使其他孕妇惧怕宫缩痛而在临产前坚决选择剖宫产,或者在临产前处于一种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临产后,有资料表明不良心理状态可使痛阈降低,加重疼痛,而疼痛又加重焦虑、恐惧等情绪,形成恶性循环[3],促使产妇难以忍受分娩的疼痛,提出尽早结束分娩的要求,人为干预正常分娩的过程,导致产科干预增多,剖宫产率上升。
为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促进母儿安全的提高,应做到降低剖宫产率,尤其是降低无指征剖宫产,使分娩回归自然。针对降低由于长时间住院待产引起的剖宫产率增加建议做到:掌握住院待产最佳时间,本组中孕妇由于出现规律宫缩或破水后住院待产自然分娩率较高;可开展远程监护,使孕妇孕晚期可在家中得到同住院待产一样的监护措施,既保障了母儿的安全,使孕妇及家属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避免了住院待产过程中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心理上的不良刺激;住院待产及分娩过程中,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可使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情绪愉快,自信心和忍耐力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提高。对孕妇实行心理护理,可消除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降低难产的发生。同时,提倡陪产,通过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减轻产妇的恐惧,以确保产程的进展,使产妇顺利分娩[4];在条件具备情况下,可开展无痛分娩。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
[2] 赵玉芳,何仲,薄海欣.影响无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3536.
[3] 古航,林其德.分娩前宣教[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质,2005,21(5):257259.
[4] 迟巍,苏丽杰.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5,30(5):39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