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例头位产钳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15 浏览次数:378次
作者:许晔 作者单位:沁源县人民医院,山西 沁源 046500
【摘要】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术在处理头位难产过程中的作用,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3年间168例头位难产产钳术助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钳术的临床应用在处理头位难产中占到18.7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结论:在临床处理头位难产时,正确使用产钳术,仍然是解决头位难产必不可少得手段。
【关键词】 头位难产;产钳术;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建立和发展,科技手段的提高,人文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在广泛地上升,远远超过了产钳术和胎吸术的使用。然而,在我院产钳术的应用一直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对3年间168例头位产钳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住院分娩总数3 144例,其中头位难产896例,占28.5%,同期剖宫产728例,占总分娩数的23.16%,产钳术168例,占总分娩数的5.34%。本资料中经产妇23例,初产妇145例;产妇年龄,最小18岁,最大39岁,25岁到30岁者14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 g~4 000 g者146例,2 500 g以下者13例,4 000 g以上者12例;低位产钳132例(胎头骨质部最低部分已达会阴部或稍高处,胎颅骨矢状缝在骨质出口的前后径)[1];出口产钳36例(胎头先露部显露于阴道口时上产钳)[2];手术时的头方位,枕前位119例,枕横位28例,枕后位21例。
1.2 方法
对上述病例进行手术指征、手术并发症、产钳术对新生儿的影响等所占百分比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3年间产钳术结束分娩分别(见表1、表2、表3)。表1 168例产钳术指征及构成比(略)表3 新生儿并发症(略)表2 168例产钳术的并发症及构成比(略)
2.1 产钳术指征及构成比 (见表1)
2.2 产钳术的并发症及构成比
产钳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07%(27/168例),主要为阴道壁撕裂、产后出血、尿储留、会阴裂伤。
13例阴道壁裂伤均为初产妇,裂伤口为沿会阴侧切口上延。6例产后出血与胎儿巨大(大于4 000 g)、宫缩乏力及产前重度贫血为主要原因。3例会阴裂伤均为枕后位伴胎儿宫内窘迫、先露偏高所致。
2.3 产钳术对新生儿影响
168例产钳分娩中一分钟Apgar评分,8分以上者165例,2例6分,1例3分,经气管插管抢救5分钟评9分。新生儿面部擦伤9例,3例为巨大儿,6例为枕横位,为产钳位置不正所致。1例面神经麻痹,也为产钳位置不正所致。这两种并发症均为暂时性的,在出院时全部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产钳术的指征
本资料表明,各年龄组的初产妇、经产妇都可使用产钳术,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产钳术与剖宫产术、胎吸术相比较对母婴损伤大,但同时也认为产钳术不能被取代。紧急情况下,来不及行剖宫产术,使用胎吸又判定不能成功,以及胎头位置低,行剖宫产取儿头有困难时均应选用产钳术[3]。产钳术的指征,一是胎儿宫内窘迫,本组胎儿宫内窘迫93例,经产钳助娩抢救成率为100%。二是缩短第二产程。三是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四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病。只要符合产钳术的必备条件,均可行产钳助娩。正确施行低位和出口产钳,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操作较剖宫产快捷损伤小,为现今较好的阴道助产方法。
3.2 减少产钳术的并发症及对母婴的影响
从本资料看,产钳术的成败、对母儿损伤大小程度与放置产钳时儿头的位置、头方位及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关系十分密切。正确使用产钳术首先要行仔细的阴道检查,准确了解头方位,并对骨盆及胎儿大小作充分的评估,特别是有儿头变形及胎头水肿时,应更加注意,以排除头盆不称。为了防止软产道裂伤,减少牵拉的阻力,降低产妇的痛苦,术前首先要行双侧会阴阻滞麻醉,会阴侧切口大小要适度。若为枕后位时,侧切口要加大,要十分注意保护会阴,以防裂伤。对于产程长、产妇消耗大、宫缩乏力者要及早开放静脉,正确使用催产素,以减少产后出血,并于术后保留尿管预防尿潴留。
3.3 使用产钳术的注意事项
一是产钳必须准确置于胎头两侧面,扣合良好,若扣合不好,常表示放置不正确,必须加以调整。二是牵引可以在宫缩屏气时进行,宫缩间歇松开钳扣,减少胎头受压。三是术前行双侧会阴阻滞麻醉,使阴道及会阴松弛,行会阴切开,保护会阴以免会阴裂伤。
总而言之,正确使用好低位产钳出口产钳,对于降低剖宫产率,使母儿安全分娩是比较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苏应宽, 刘新民. 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424.
[2]金镇, 吴彬.分娩助产技术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1.
[3]岳亚飞, 王文莺. 1444例头位产钳术的临床分析[J].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8(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