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16 浏览次数:454次
作者:杨旺胜,孟光伟,李付民,王存德 作者单位:733000 甘肃武威,武威肿瘤医院
【关键词】 新型封堵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为常见的类型,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国产新型封堵器的广泛应用,为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我院自2005年10月始采用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至2007年10月共治疗2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4~48岁,其中ASD 6例,VSD 10例,PDA 6例,全部病例均经彩色超声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全麻或局麻下行右侧股静脉穿刺入路,行右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平均压为15~38mmHg,无右向左分流。VSD及PDA再行右股动脉穿刺入路行左心室及降主动脉造影,以明确VSD和PDA的大小、形态等,ASD及VSD术中行超声监测。选择大小适中的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封堵器,在体外规范操作装配好,在X线监视下建立输送轨道,送入封堵器至缺损处封堵。行超声及造影检查,证实位置良好且无残余分流,不影响瓣膜、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后,释放封堵器。拔取导管,局部加压止血并包扎。术中使用肝素60~120u/kg,术后使用抗生素3天,阿司匹林口服6个月,儿童3~5mg/(kg•d),成人150mg/d,术后24h、7天、3个月、6个月复查超声。
1.3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全部完全封闭,无残余分流,超声检查对瓣膜及血管无影响,2例ASD术后出现偶发性房性早搏,1~3天后自行消失,VSD患者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无1例出现封堵器脱落、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
2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VSD、ASD、PDA是最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于国产新型封堵器的广泛使用,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治疗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一些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乐三联征也在大的医学中心能够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单一的先天性心脏病如VSD、ASD、PDA等在一些地市级医院也能够独立开展。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诸多优点[1]。并随着封堵器价格的不断下调,与外科手术相比在治疗费用上也产生了较大的优势。
我院于2005年10月在外院专家的帮助下开展此项治疗技术,随着本院医技人员的技术不断提高,2007年3月以来,已独立自主的开展手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经验是:一定要选择有很好适应证的病例;封堵器大小的选择一定要超声与造影相结合,认真仔细地测算;旋下递送钢丝前要认真仔细地行超声和(或)造影检查,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开展形态、与毗邻解剖结构的关系、有无残余分流等,并推拉递送钢丝观察封堵器是否固定良好。
【参考文献】
1 沈卫峰.实用临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