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8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0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关雪梅 作者单位: 735100 甘肃嘉峪关,嘉峪关市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应用适应证和监测指标。方法 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100mg口服,每日2次,共3天,同时给予甲氨蝶呤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天。用药后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和一般情况,定时进行血β-HCG水平监测和B超检查直至正常。结果 72例成功(包括12例重复用药),成功率达87.8%。结论 本法治疗异位妊娠治愈率高,适用范围广,血β-HCG水平及动态变化可作为重复用药和剖腹探查的指标,包块大小仅供参考,处理腹痛患者要慎重。
【关键词】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输卵管妊娠;β-HCG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米非司酮是近年用于药物流产的新药,疗效肯定,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尚在探索阶段。 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率高,有一定副作用,但有关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治疗时间和适应证选择尚未统一[2]。本文就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2年1月~2004年11月对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年龄19~42岁,平均(26.6±5.8)岁。入院时无明显停经史16例(19.5%),其余停经时间为(45.5±6.5)天。85.4%的患者有腹痛史,轻者下腹隐痛、胀痛,重者剧痛,或(和)伴有肛门坠胀等;70.7%的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时间1~26天。其中两次宫外孕者8例,既往有流产史者48例,放宫内节育器者26例。本组用药前血β-HCG水平为(34.6±8.5)mu/L(我院正常值为<6.0mu/L);B超证实宫内无妊娠囊而附件区有包块,直径为(4.8±1.4)cm,其中包块直径<4.0cm 48例,>5.0cm 12例。
1.2 入选标准 本组患者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停经史及下腹坠胀、疼痛、阴道不规则流血(少于月经量)史,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无妊娠囊,附件区有包块,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试验阳性即可确诊[3]。用药适应证:(1)病变早期尚未流产或破裂者;(2)已流产或破裂,但患者一般情况尚好,血压、脉搏稳定,无明显活动性内出血者;(3)肝肾功能正常,白细胞计数>3.5×109/L,血小板>100×109/L。(4)治疗前将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和剖腹探查等后果,告知患者和家属,签字同意后进入本研究。
1.3 用药方法 所有满足条件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00mg口服(空腹),每日2次,共3天,总量600mg,同时给予甲氨蝶呤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专人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和一般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后1周行血和尿HCG检测及B超检查,以后每周1次,直至尿妊娠试验阴性、血β-HCG降至正常为止。治愈:(1)血β-HCG降至正常;(2)B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稳定;(3)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符合上述3项标准者为治愈。失败:(1)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输卵管破裂、内出血而急诊手术者;(2)血β-HCG持续不下降,包块不缩小或增大者。上述两项标准中出现一项者为失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成功和失败 82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全部为住院患者),72例成功,成功率87.8%,其中包括12例重复用药。10例失败病例,均经剖腹探查证实,输卵管妊娠流产8例,输卵管妊娠破裂2例。失败病例中除1例用药后1周,B超示包块增大,2例不能坚持药物治疗,1例因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改行手术治疗外,其余病例均因出现明显腹痛或血压下降而行剖腹探查。分析成功病例与失败病例的某些相关因素,发现失败组中血β-HCG水平高,用药后 血β-HCG水平下降慢,但用药前包块大小,与成功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表1 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相关因素分析
2.2 疗效观察 用药后1周症状消失46例(56.1%),2周内血β-HCG降至正常58例(70.7%),4周内血β-HCG降至正常72例(87.8%),2周内B超提示包块缩小54例(65.9%),包块消失需(38.5±16.5)天(最长达62天)。
随访6个月,28例要求生育者,22例行输卵管通畅试验,20例(90.9%)通畅。绝大多数患者(75.6%)在1个月左右恢复月经,前3个月月经量较平时增多,周期基本正常。
2.3 不良反应 用药后1周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6例白细胞降至<3.5×109/L,未经处理5~7天后正常。4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经保肝治疗1周后正常。腹痛加重或伴肛门坠胀者16例,除2例伴有明显内出血,3例患者和家属要求手术外,其余均未特殊处理,3~4天后症状缓解或消失。25例用药后3~7天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未处理2~3天后消失。
3 讨论
由于血β-HCG水平测定、B超显像及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使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率提高,从而为药物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孕酮拮抗剂,具有甾体结构,在分子水平上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使LH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而发生流产[4]。单用米非司酮近年报道较多,但只是对病灶小,β-HCG水平低,发病时间较早的病例,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甲氨蝶呤是一种滋养细胞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抑制细胞内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使滋养细胞死亡。MTX用于输卵管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已被一致公认,但有一定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皮疹、口腔溃疡、白细胞下降等。如何使用合适的剂量,提高成功率,降低副作用,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本组资料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起效快,一般在用药后1~2周血β-HCG水平下降,最快者4天即下降,血β-HCG水平完全降至正常平均在20天左右。成功率为87.8%,且无明显副反应,与文献报道一致[5]。本研究中有12例患者在4~7天内接受了重复用药,究其原因可能与我们观察等待的时间不够有关。因为从整体资料来看,仍有部分患者血β-HCG水平在4~7天内有上升的可能,而超过7天血β-HCG水平上升的可能小,仅有1例。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药,我们建议重复用药的时间间隔定为7天比较合理,而且也可作为用药后复查β-HCG水平的时间间隔。
本组资料中有明显腹痛者10例,肛门坠胀者12例,B超提示腹腔内出血>100ml者28例,均在严密观察下,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成功。此外,也未排除异位包块直径>5.0cm的病例。因此,我们认为在严密监护条件下,对某些过去认为不适宜药物治疗的输卵管妊娠,也可以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通过对本研究中失败病例的分析发现,用药后出现剧烈腹痛,尤其是用药前血β-HCG水平高的病例,应警惕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致明显腹腔内出血的可能,可作为剖腹探查的指征。但应与用药后出现的刺激症状,或胚胎死亡妊娠产物与输卵管壁分离和排出而产生的症状相鉴别。后者以坠胀为主,未经处理3~5天可自然消失。本研究中均未使用甲酰四氢叶酸解毒,也未发现明显副反应,故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不必使用。否则,甲酰四氢叶酸解毒的同时,也降低了MTX的疗效。这与国内刘珠风等的报道一致[6]。
总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方便的方法。在严密监护的前提下,治疗适应证可以放宽,尤其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关于两种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时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戴钟英.应加强对异位妊娠的防治.中华医学杂志,1997,77(5):403.
2 连利娟.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245.
3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4-113.
4 刘伯宁,孙剑英,陶雯琪,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774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4):231.
5 Henry MA,Gentry WL. Single injection of methotrexate for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ies. Am J Obstet Gynecol,1994,171:1584.
6 刘珠风,郎景和,黄荣丽,等.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