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318例早产临床资料的分析与探讨

发表时间:2010-05-07  浏览次数:397次

  作者:刘筑玉, 孙 静, 李建梅 作者单位:(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关键词】 分娩,早产;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除法国和芬兰外,全球早产儿的发生率均在增加,特别是34周之前的早产发生率明显升高,其死亡率为75%~80%,占围产儿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存活者近半存在合并症和后遗症,其生存质量的改善远不尽人意,研究表明出生时胎龄等因素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现就我院2008年6~10月318例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和对产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加强临床识别、监测和及时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08年6~10月我院的早产病历进行编号,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标准为资料完整、内容真实可靠、预产期经核实准确无误。早产产妇共318例,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7.28岁,孕周28~33周+6。按早产分类和诊断标准[2]。其中早期早产组(孕龄28~32周)152例, 平均孕周(32.89±2.11)周;中期早产组(孕龄32~33+6周)166例,平均孕周(33.21±1.98)周。

  1.1.1 孕妇临床监测指标 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产检次数(本研究中产检次数过少是指产检次数少于该妊娠月份应作的产前检查次数3次以上者)、孕产次数、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孕妇孕产期情况,包括本次妊娠早期的先兆流产史、多胎妊娠及宫内感染指标、自然流产史、早产史、妊娠期增加体质量、住院时间、促胎肺成熟治疗、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等。

  1.1.2 早产儿临床监测指标 包括出生体重<2 500 g、5 min Apgar评分≤7(能较好反映复苏效果,与预后关系密切)、死亡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以及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等)。

  1.2 方法

  318例患者接受严密的早产监测、感染监测、宫缩抑制剂治疗和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等措施;将早期与中期早产组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临床监测指标、治疗过程及分娩结局,并进行影响早产的多因素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一般及其产期情况比较

  早期早产组与中期早产组孕产妇在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产检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自然流产史、胎膜早破、早产史等早期早产组显著高于中期早产组(P<0.05);而中重度贫血、宫内感染中期早产组显著高于早期早产组(P<0.05)。见表2。

  2.2 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婴影响的比较

  早期早产组出生体重<2 500 g、5 min Apgar评分≤7、NRDS、死亡率及NICU均显著高于中期早产组;而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早期早产组产妇产后出血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中期早产组产妇。见表3。表1 两组孕妇基本情况比较表2 两组孕妇孕产期情况比较

  (1)与早期早产组比较,P<0.05,(2)P<0.01

  表3 两组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婴影响的比较

  2.3 影响早期和中期早产的多因素分析

  经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两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变量,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筛选出有实际意义的影响早期早产的因素为早产史、胎膜早破、产检次数过少;影响中期早产因素为宫内感染、早产史、中重度贫血。见表4。表4 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3 讨论

  早产是围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防治早产是提高新生儿质量,降低围生期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一环,早产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并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表明早产史、胎膜早破、产检次数过少、中重度贫血均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

  有早产史的妇女再次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明显高于无早产史者。有研究发现前次早产的妇女,再次发生早产者比前次足月分娩的妇女增加3倍,而连续2次早产的妇女有近1/3的人第3次会再发早产[3,4]。本研究也发现既往早产史是早中期早产共同的危险因子,提示具有早产史孕妇应该给以高度的关注。本研究揭示我院早期早产病例中胎膜早破OR值4.522,与其他报道结果一致,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会导致早产率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及宫内感染率升高。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感染、宫颈机能不全、宫腔压力异常、创伤、胎膜结构发育不良等。因此,积极预防这些不利因素对早产的预防是非常必须的。胎膜因感染而变脆,极易发生胎膜早破。据报道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有30%~40%存在羊膜腔感染,在羊膜腔感染时,由于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羊水中的某些金属基质蛋白酶(MMP)水平明显升高,MMP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内源酶,MMP9在绒毛和胎膜中合成,是降解胶原的主要酶,羊膜腔感染后,由于基质蛋白酶的大量释放,使维持胎膜完整性的胶原被降解,成为胎膜早破的病理生理基础[5]。因此感染与早产的关系不能忽视,临床必须关注和治疗。本研究还表明中重度贫血亦是早产的高危因素(OR值为3.089)。有研究表明,轻度贫血并不导致早产率增加,妊娠期贫血大多是缺铁性贫血,所以推测,缺铁可增加孕妇感染的危险,而感染是早产的高危因素,妊娠期贫血可导致孕妇慢性缺氧,缺氧可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从而引起早产[6]。所以,贫血程度越重,孕妇的缺氧状态越明显,促进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合成越多,最终越容易导致早产。此外,研究还发现系统产前检查对早产存在影响,已有报道有规律的系统产前检查可降低早产率,而缺乏产前检查可能会增加早产率,可见产前检查是作好孕期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的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地发现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从而可以通过一定的医疗措施进行早预防、早治疗,以降低或防止早产的发生。在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婴影响的比较中,发现早期早产对产妇和新生儿危害更为严重,故延长胎龄是提高和改善围生质量的关键。当早产迹象出现时应尽量延长孕周,至少应延长48 h,目的是争取促胎肺成熟。在母儿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宜抓紧时机使用子宫松弛剂(宫缩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促胎肺成熟。需要指出的是早产儿出生后的及时监测及神经发育损害的合理处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连方.预防早产改善围产儿近远期质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5):321-323.

  [2]杨孜.早期早产——引人瞩目的问题[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4):243-246.

  [3]Kramer MS,Demissie K,Yang H.The contribution of mild and moderate preterm birth to infant mortality.Fetal and Infant Health Study Group of the Canadian Perinatal Surveillance Sys tem[J].JAMA,2000(7):843-849.

  [4]杨孜,郭艳军.早期早产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11):652-654.

  [5]贺晶,梁峰冰.炎症与早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5):331-334.

  [6]胡志坚,许榕仙.孕妇贫血对妊娠结局影响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2(6):660-66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