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格拉司琼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15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张琛   【关键词】  剖宫产

  恶心、呕吐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剖宫产手术多为急诊且产妇饱食的较多,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EA)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围手术期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及危险性相对较高。我院用格拉司琼预防和治疗此类患者的恶心、呕吐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6月急诊剖宫产、要求应用PCEA的产妇90例,年龄21~40岁,平均29.4岁,体重53~83kg,平均67.85kg,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组为格拉司琼组,B组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均未术前用药,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产妇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面罩吸氧,监测BP、HR、ECG及SpO2。产妇取右侧卧位,穿刺点选择L2~3或L3~4椎间隙,采用17G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穿刺,穿过黄韧带,气泡试验确认硬膜外穿刺成功,用25G笔尖式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尖斜面朝向头端,到达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见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注入局麻药0.5%布比卡因2ml,注药时间为20~30s,退出腰穿针后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cm,在背部固定硬膜外导管,转平卧位。调节麻醉平面在T8以上,不高于T6。5min后麻醉平面仍不理想者经硬膜外导管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3~5ml。产妇收缩压下降基础值的25%以上或低于90mmHg时,予右侧抬高20°~30°、加快补液处理,无明显改善再给予麻黄碱10~15mg。手术过程中,婴儿取出钳夹脐带后,A组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mg(用50ml生理盐水稀释),B组给予生理盐水50ml。两组均不再给地塞米松或氟哌啶等有止吐作用的药物。手术缝合腹膜前5min接通硬膜外腔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0.7mg+罗哌卡因75mg+生理盐水至100ml,开机给予上述配方的负荷量6ml,维持量2ml/h,锁定时间20min。

  1.3  观察项目  观察所有产妇术后24h恶心、呕吐情况及基本生命体征,如:BP、HR及SpO2。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术后BP、HR及SpO2监测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见表2,A组为13.3%,B组为40.0%,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  (略)

  表2  恶心、呕吐发生率  (略)

  3  讨论

  目前CSEA是我院剖宫产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随着PCEA的广泛应用,术后恶心、呕吐较为多见,主要和以下原因有关:(1)产妇胎盘分泌大量孕酮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又因胃贲门括约肌、胃的位置改变及腹压增加,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1];(2)仰卧位低血压或腰麻引起的低血压直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触发呕吐中枢;(3)手术牵拉腹膜、子宫、肠管及肠系膜,机械刺激腹腔、盆腔内脏器官时,兴奋迷走和内脏传入神经,传至呕吐中枢[2];(4)鞘内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等。通常认为呕吐中枢位于脑干,被称为小细胞性网状结构,当其接受来自咽部、GI束、纵隔、高级皮层中枢(如:视觉、味觉、嗅觉和前庭中枢)及化学催吐感受发区(CTZ)的刺激,即会引起呕吐。有多种神经递质在呕吐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多巴胺、组胺、乙酰胆碱和5-HT3等。格拉司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由5-HT3受体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的呕吐反射。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T3受体,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3]。静脉使用格拉司琼后血压、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无椎体外系反应,无过度镇静等副作用,对术后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4.

  2  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1.

  3  胡国昌.恶心呕吐的生理学.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5,16(2):154.

  作者单位: 318000 浙江台州,台州市立医院麻醉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