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终止妊娠对象手术前后的心理治疗

发表时间:2010-03-12  浏览次数:382次

作者:王雅琼 王向荣   【关键词】  终止妊娠

  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在身心两方面都感到痛苦。不管是未婚先孕或是避孕措施失败等不希望妊娠的妇女,虽渴望当母亲,但因学习、工作、经济等问题暂不想生育的妇女,都会产生失望、沮丧等心理,常可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虽然终止妊娠技术已相当安全,但只考虑手术技术而忽视手术对象的心理,未在手术前后辅予心理治疗,结果难以保证医疗质量。我站对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终止妊娠450例进行心理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50例,年龄:30~40岁125例,25~29岁286例,20~24岁39岁。文化程度:大中专20例,初高中266例,小学146例,文盲18例。所有病例均无合并其他躯体疾病。

  2  心理状态

  2.1  初孕人工流产者心理状态  一方面由于工作、学习、经济条件等不得不推迟生育,从而忍痛要求流产,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心甘情愿的选择,矛盾的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还会怕手术疼痛,怕手术引起后遗症,疑虑术后不孕,而失去当母亲的权利。因此术前不少妇女表现出焦虑、恐惧、犹豫不决、敏感、烦躁不安,甚至偏执。术后复诊常表现忧郁、不愉快、神经衰弱等。

  2.2  避孕失败者的心理状态  避孕失败终止妊娠者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怕手术及休息后失去工作机会,怕痛、怕出血。由于她们不了解流产手术操作方法,担心流产手术的安全性,而显得紧张和不安。

  2.3  未婚先孕者的心理状态  由于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使未婚先孕者面临着来自社会、单位的压力和歧视,心理负担过重。由于未婚先孕者多数在婚龄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生理、生育和避孕知识,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缺乏自制力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受孕后她们往往带着惶恐不安的心情求医,一方面流产心切,一方面又羞于脸面,只能把难言之苦埋藏在心底。

  3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1)以情取胜。医务人员首先要和受术者建立起真挚的感情,充分发挥“感情的力量”,还要善于表达感情,使受术者与医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发挥心理治疗的效力。(2)深入实际,灵活多样。受术者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应该深入了解其所处的社会、人际关系、家庭状况以及言行举止,情绪变化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咨询治疗。(3)全面观察,个性治疗。根据“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全面观察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对受术者的影响。同时,手术对象有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经济地位、性格、爱好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心理治疗亦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1]。

  4  讨论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是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要受术者进行治疗,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促进受术者配合治疗。心理治疗与药物、注射、理疗、手术一样,对人的康复有重要作用。终止妊娠的对象是健康人,其心理状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道德伦理、政策法规、家庭关系、社会舆论、经济背景等。因此,她们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远比其他手术对象复杂。为了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除提高手术质量,还应掌握必要的医学心理知识,更好地为广大育龄妇女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发斌.节育手术的心理问题与调适.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2,18(4):219-220.

  作者单位: 756000 宁夏固原,固原市原州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