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早产406例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11  浏览次数:407次

作者:潘伟芳 邹淑凤   【关键词】  早产

  早产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为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必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对我院406例早产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5年10月~2002年6月分娩总数为3668例,其中发生早产406例,发生率为11.07%。年龄最小20岁,最大41岁;孕28~32+6周44例,占10.84%;孕33~36+6周362例,占89.16%。另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住院分娩无产科并发症与合并症,年龄相仿,足月分娩的孕产妇224例作为对照组。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早产儿与足月儿病死率比较  本组早产孕妇406例,分娩早产儿434例(包括28例双胎),早产儿死亡42例,早产儿病死率96.77‰(42/434)。同期我院分娩足月儿3282例(双胎20例),围产儿死亡46例,足月围产儿病死率14.02‰,经χ2检验,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早产与年龄、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次数关系  见表1。本文资料结果显示,早产与年龄和人工流产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产前检查次数少或未行产前检查者早产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2.3  406例早产相关病因  见表2。

  表1  两组孕妇年龄、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次数  (略)

  表2  406例早产相关病因 (略)

  2.4  406例孕产妇分娩方式及早产儿结局  406例早产中阴道自然分娩378例,占6.90%。分娩新生儿43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72例,新生儿窒息率16.59%。新生儿死亡42例,病死率96.77‰。孕周愈小,出生体重愈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病死率则愈高(P<0.001)。

  3  讨论

  文献报道早产发生率为5%~15%[1],本组为11.07%,与文献基本相符,但比马瑞娟报道[2]的5.5%高。据报道,除了畸形,70%~80%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3],所以只有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才能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本组资料产前检查次数0~1次发生早产者占23.15%,比对照组9.82%高(P<0.001)。说明正规的产前检查对预防早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组资料说明,孕周愈小,新生儿出生体重愈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病死率愈高(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本组早产病因以胎膜早破(PROM)居首位,臀位次之。据报道[4]PROM者发生早产较未破膜者约高2~3倍。早产PROM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宫颈功能不全、胎膜创伤、羊膜腔压力过高(如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多胎妊娠,骨盆狭窄等)。此外PROM的发生亦可能与细菌上行感染有关。因此,应重视孕期卫生保健指导,妊娠晚期避免过多的阴道检查及重体力劳动,预防外伤,纠正异常胎位,禁止性生活。对有宫颈功能不全者,孕中期注意休息,可在妊娠14~16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注意预防由PROM所导致的早产,一旦发生PROM,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应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对不可避免发生早产者,应用地塞米松等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

  2  马瑞娟.早产71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3):143.

  3  宋殿宽.妇产科急重症的抢救.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

  4  张光.胎膜早破与早产.实用妇产科杂志,1988,4(5):231.

  作者单位: 1 518104 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妇产科

        2 161006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