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孕栓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1-26 浏览次数:458次
作者:冯玉敏 张华琳 作者单位:051530 河北省赵县仁济医院(冯玉敏);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张华琳) 【摘要】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腹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有高危因素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卡孕栓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化。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结果 卡孕栓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50)ml,对照组(238±54)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平均手术时间(25±5)min,对照组(35±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子宫切口感染;卡孕栓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2例腹壁切口裂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孕栓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很好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且给药方法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危孕妇;剖宫产术;术中出血;卡孕栓
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宫缩乏力占诸多因素的73.4%[1],为成功预防产后出血,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我们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1 mg置孕妇舌下含化,通过增强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于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的高危产妇,共100例。剖宫产指征见表1表1 2组剖宫产术指征分布情况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及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卡孕栓组术中取出胎儿后立即将卡孕栓1 mg置于产妇舌下含化,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
1.3 出血收集及计量方法 术中吸尽羊水后,用另一吸引器收集术中出血量,其余出血以纱布浸透不滴血,纱布10 cm×10 cm为10 ml,计算失血量。
1.4 观察项目 术中出血量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感染、应用卡孕栓的不良反应,并对卡孕栓组于术中应用生命监测仪和血氧饱和度测定仪,连续监测产妇血压、平均动脉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中每10分钟测1次。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术中出血比较 术中出血量:卡孕栓组(200±50)ml,对照组(238±54)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术中出血6例,对照组17例。
2.2 手术时间比较 卡孕栓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5)min,对照组为(35±4)min。且有2例超过90 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切口感染比较 2组均无子宫切口感染。2组分别有1例和2例腹壁切口裂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应用卡孕栓产妇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产妇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卡孕栓组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用卡孕栓前后血压变化注:1 mm Hg=0.133 kPa
2.5 应用卡孕栓的不良反应 卡孕栓组中,出现恶心8例,呕吐3例,无需特殊处理。
3 讨论
3.1 卡孕栓作用机制 卡孕栓为卡前列甲酯的商品名,也称15-甲基前列腺素F2a,为前列腺素F2a类似物[2]。前列腺素系子宫兴奋剂,可选择性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力和收缩频率,能迅速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壁间血管而达到止血目的,卡孕栓兴奋子宫平滑肌的强度为PGF2a的20~100倍,比催产素的作用强,持续时间也长。
3.2 卡孕栓作用于剖宫手术的意义 由于各种原因使剖宫产率持高不降,许多地方已达50%或以上,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较阴道分娩出血多,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妊高征、双胎、巨大儿等。卡孕栓组中,妊高征和巨大儿例数较多,妊高征的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术前均应用解痉、降压药物治疗,解痉药可影响子宫肌肉收缩,使子宫肌松驰;巨大儿的孕妇由于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肌纤维弹性下降影响了子宫肌收缩力,以往采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研究发现,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妊娠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有个体差异,缩宫素使用超过40 U即对子宫收缩作用敏感性降低,超过60 U可致心肌缺血,而毒角新碱对妊高征孕妇可使血压再度升高,临床已不再使用。卡孕栓对子宫平滑肌有较强的收缩作用,持续时间也长,对产妇血压无明显影响,且用药方法简单,适合在剖宫产术中应用,预防出血。
【参考文献】 1 刘彩霞.卡前列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22.
2 冷雯.卡孕栓治疗妊高征产后出血108例临床研究.实用妇产科学杂志,1997,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