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42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1-13  浏览次数:376次

  作者:张俊涛  作者单位:273200山东泗水县泗河街道卫生院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2例,给予口服胺碘酮8周。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总有效率76%。结论: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之一,而且不良反应轻,使用安全。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

  资料和方法

  2004年2月~2008年1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60.0±8.5岁。其中冠心病2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4例。心功能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0.40。频发性室性早搏(VPC)38例(成对性室性早搏1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4例,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及QTC>0.50秒、严重肺部疾病和肝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严重电解质紊乱未纠正者。

  方法:入院后均接受积极地抗心衰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心肌细胞营养剂应用),病情稳定后,行常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符合条件者均在停用原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用胺碘酮治疗,给予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1周,然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以0.1~0.2g,每日1次维持。用药期间根据心率(HR)和QT间期调整剂量,心率<60次/分钟,或QT≥0.44秒者减量。维持剂量0.2g/日。部分患者起效后或虽无效,当HR<55/分钟,QTc≥0.55秒时,必须减量或停药。在服用胺碘酮期间,地高辛用量为0.125mg/日。住院期间,给予心电监护、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①显效,频发性室性早搏(VPC)数量平均减少≥70%;成对室性早搏数量减少≥8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90%;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或达到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频发室性早搏(VPC)数量平均减少≥70%,或连发减少≥90%;心功能改善1级或未达到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有所改善。③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治疗8周后观察42例中的心功能改善Ⅱ以上9例;达到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12例;心功能改善Ⅰ级或未达到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有所改善18例;2例心功能无改善,1例心功能有恶化倾向。频发室性早搏(VPC)数量平均减少≥70%(25例);成对室性早搏数量减少≥80%(17例);短阵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9例,1例成对室性早搏未见减少。治疗总有效率76%。窦性心律者HR由95.56±12.34/分钟减至60.50±7.42/分钟(P<0.01)。QTc由421±32毫秒增至524±75毫秒(P<0.01),QTd由66.07±12.32毫秒减至30.77±6.22毫秒(P<0.01)。无1例在胺碘酮治疗期间猝死。

  讨 论

  本文观察42例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治疗8周后,治疗总有效率达76%。由于胺碘酮的药理作用主要延长心外膜心肌及心内膜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而对心中层心肌(M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影响较小。故应用胺碘酮之后,QT间期延长,这是由于心外膜心肌、心内膜心肌、M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同步延长,但QT离散度(QTd)不增加。因此胺碘酮的应用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不多见,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加重或猝死。

  我们认为,胺碘酮可用于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其疗效肯定,且耐受良好,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

  2 解玉水,吴士尧,严毓勤,等.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40例.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7,6(12,增刊):91.

  3 贾明跃,佟铁壁.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1):68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