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08  浏览次数:835次

作者:张丽洁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第五医院妇产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关键词】  剖宫产 晚期出血

  2001年《实用妇产科杂志》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进行过专题讨论[1],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妇产科工作者的重视,在此有必要对其发生、发展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新的经验。

  1  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        近年来,剖宫产术式主要有两个基本类型,耻骨上横切口和脐下正中纵切口。目前横切口因美观、切口裂开发生率低、盆腔粘连发生率低、恢复好,深受产科医师及产妇的喜爱。但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其晚期产后出血率高于纵切口,根据国内外报道及临床观察,其发生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1  解剖关系:子宫动脉:子宫动脉在到达宫颈内口处分上下两支,上行支沿子宫两侧走行,子宫动脉进入子宫肌层后既分前后两支,呈弓型行走在子宫肌层外中1/3间,子宫峡部的弓型动脉较子宫体部的短而小且分支少。因此在子宫下段横切口时,可能将向下斜行的子宫动脉分支断开,致使切口血供不足。        子宫横切口上的位置选择,子宫颈部以纤维组织为主,肌组织仅占10%左右,因此局部血运不足。

  1.2  抗菌素的应用:感染会影响伤口愈合,多数在剖宫产术前往往已存在宫内感染,如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产程延长、内诊检查机会多等急症手术。我们经验总结在术前、或术中应用抗菌素,比单纯术后应用效果好。

  1.3  缝合技术: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发生感染、裂开的常发生于切口的两角,尤其常见于左角。分析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子宫右旋,在做钝性分离或取胎儿时,造成子宫血管特别是动脉分支损伤,且易在钝性延长子宫切口时,偏向左侧,致使子宫动脉受损,在止血缝合中,缝针过紧、过密,造成局部血运障碍,缺血、感染,再者进一步影响子宫收缩,当切口局部坏死感染与闭合的血管重新开放,导致大出血[2]。

  1.4  患者的营养状态:在我们临床观察中,发生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多数存在着贫血、体弱、营养不良,处于低蛋白的状态,致使切口愈合能力差。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2.1  临床表现: 患者往往发生于剖宫产术后2~3周左右,发生阴道大量出血,甚至休克,体温正常或低热,腹痛不明显或轻度腹痛。

  2.2  诊断

  2.2.1  剖宫产史及临床表现   2.2.2  B超诊断宫腔的形态及子宫内有无残留胎盘组织。如有低或无回声混合性团块,提示子宫切口坏死,出血裂开及感染。如有胎盘残留的影像,可行诊断性刮宫,但术中应谨慎。

  2.2.3  CT,在某些诊断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2.2.4  血管性放射介入技术,该技术对本并发症,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作用。

  3  剖宫产术后的晚期出血防治

  3.1  治疗:主要根据阴道出血量,贫血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B超检查情况等进行处理。如患者的一般情况好,阴道出血量不多,且B超检查及临床检查确认属切口愈合不良,而未见裂开的,可让患者休息、卧床、给止血药物(立止雪、酚磺乙胺)及宫缩剂治疗(麦角、催产素、米索前例醇)应用广谱抗菌素,经过治疗后出血减少,继续观察两周,配合B超复查。        血管放射性介入治疗,一般先用血管造影确诊,用广谱高效抗菌素(先用抗生素总量的2/3,余1/3的抗菌素(先锋2g)溶于栓塞剂中进行栓塞,以便在较长时间内有高浓缩的抗生素作用于局部组织,术后常规先锋+甲硝唑静点治疗。        手术治疗患者出血多。子宫切口坏死感染较严重、并裂开,应行子宫次全切术。如子宫切口坏死感染范围小,可考虑切口周围清创、修补。无论何种手术,术前术后均应给予广谱高效的抗生素及抗厌氧菌的药物,补充血容量。

3.2  预防

  3.2.1  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孕妇的营养状态。

  3.2.2  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指征。

  3.2.3  术前1~2h或术中应用广谱抗菌素。

  3.2.4  子宫若有右旋时,应纠正,以避免损伤子宫动脉。

  3.2.5  子宫下段切口不宜过高,特别是过低。

  3.2.6  尽量正确估计胎儿大小与切口的比例,以预防腹部切口小取头困难,由于忙着取出胎儿造成子宫两侧裂伤出血。

  3.2.7  如有撕裂伤,应充分暴露术野,看准出血点止血,切忌过密过多盲目缝扎,造成局部血运障碍。但如止血不够,也易造成血肿。

  3.2.8  缝合切口肌层时,避免将蜕膜缝合在内,而影响切口的愈合。

  3.2.9  如术后体温持续增高不降,应查找原因,同时做药敏实验,更换抗菌素。

 

【参考文献】   [1]杨剑秋,盖明英,庄依亮专题讨论.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125.

  [2]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3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