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扁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05 浏览次数:768次
小儿咽扁分散片为1993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小儿咽扁冲剂改剂型而来,由金银花、射干、麦冬、玄参、牛黄等8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咳嗽痰盛,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金银花、射干和麦冬进行了定性鉴别,以更好地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疗效[3][4][5][6]。1 仪器与材料LC-10AT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0Avp紫外检测器,绿原酸(含量测定用)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753-200212。射干对照药材(鉴别用)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20994-200002。麦冬对照药材(鉴别用)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21013-200405。乙睛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小儿咽扁,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制备。2 方法与结果2.1 薄层鉴别2.1.1 金银花:取本品8g,研细,加70%乙醇40 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过滤,滤液用正丁醇-乙酸乙酯(1:3)30ml,萃取3次,萃取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处方称取不含金银花的其他药材制备成缺金银花阴性样品,取阴性样品8g,同样品的制备方法制备缺金银花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7][8]。2.1.2 射干:取射干对照药材1g,同[鉴别](1)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称取不含射干的其他药材制备成缺射干阴性样品,取阴性样品8g,同样品的制备方法制备缺射干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8.5:1.5:0.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2.1.3 麦冬:取本品24g,研细,加入水100 ml 、盐酸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放冷,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100ml,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入1ml氯仿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 g,加水30 ml,盐酸3 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称取不含麦冬的其他药材制备成缺麦冬阴性样品,取阴性样品24g,同样品的制备方法制备缺麦冬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9]。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10]。2.2.1 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钻石)C18 4.6×250mm,5μm;流动相:乙睛:0.4%磷酸(10:90),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为1.0ml/min。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11]。2.2.2 方法与试验2.2.2.1 流动相的选择经过预试验,选用乙腈-0.4%磷酸体系作为流动相,在一定比例下,样品主峰和样品其他组分色谱峰基线分离,绿原酸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按绿原酸计算,理论塔板数(n)为1000以上,同时取阴性样品进样,结果表明阴性样品溶液在绿原酸色谱峰位置处无相应峰出现。最终选定检测绿原酸的流动相为:乙睛:0.4%磷酸(10:90)。2.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ml,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在10℃以下保存)[12]2.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参照金银花药材标准中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并加以调整。具体如下:取本品研细,称取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提取30分钟,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13][14][15]。2.2.2.4 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0.05mg,加50%甲醇稀释至50ml,摇匀,精密移取3.0、4.0、5.0、6.0、7.0ml至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各取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绿原酸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作图,绘制标准曲线。数据如表1。表1 绿原酸工作曲线数据表2.2.2.5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10μl,连续进样5次,测定试验精密度。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结果见表2。表2 精密度试验结果2.2.2.6 重复性试验取040502批样品5份,照前面的前处理方法制得5份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在前述色谱条件下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见表3。表3 重复性试验结果2.2.2.7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重复性(批号:040502)项下供试品溶液10μl,每隔一定时间进样。结果见表4。表4 稳定性试验结果2.2.2.8 回收率试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绿原酸对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称取040502批样品粉末5份适量,置锥形瓶中,按相应比例加入与之相当量的绿原酸对照品,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测定: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结果见表5。表5 回收率结果2.2.2.9 最小检出量取重复性项下溶液1ml,用50%甲醇稀释定容至10ml;再取上述溶液2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在本系统条件下绿原酸的最小检出量为3.1ng。2.2.2.10 样品的测定按已确定的前处理方法配制好供试品试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对七批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6。表6 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3 讨论3.1 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用岛津UV-26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00-400nm范围内扫描,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27nm,故选取该波长为测定波长。3.2 曾对方中麦冬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展开剂曾分别采用氯仿-丙酮(4:1)[15]、苯-丙酮(10:1)[16]、氯仿-甲醇-水(65:35:10)的下层溶液[17]、正丁醇-醋酸-水(4:1:1)的上层溶液[18]。经试验,采用本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16][17][18]。3.3 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参考文献】[1] 宋光熠,王实,王伟等.利咽康颗粒剂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2):109-110.[2] 张艳、李勇敏、彭淑珍等.热炎宁颗粒的止咳化痰作用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4):87-88.[3] 张秀芹、王茺、李杰等.乳蛾解毒合剂药效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OO0,11(12):1061-1062.[4] 肖宝香、田明萍.中药内服合外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J].中华临床医药,2002,3(4):85.[5] 张丽.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10,3(7):639.[6] 卓彩凤、韩蕾.中药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7(14):684-685.[7] 闫敏洁,蒋晓东等.中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J].吉林医学信息,1995,5,43.[8] 王丹、朱勤英.小儿咽扁冲剂为主治疗急性扁桃体炎74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6):29.[9] 胡连生、吴焕革、王旭辉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120例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疗效[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4):384-385.[10] 田素英、梅全喜.广东土牛膝复方制剂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175-2176.[11] 刘福成.土牛膝岗梅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l8例报告[J].甘肃中医,2004,17(8):14.[12] 孙一帆、梅全喜、徐庆文等.复方土牛膝糖浆治疗咽喉疾病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0,28(增刊):151.[13] 刘玉秀.穿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9(12),2359-2360.[14] 师海波、刘威、苗艳波.清热消蛾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6):33-35.[1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6] 黄秉廉,周明华.开宝正胃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成药,1993,15(2):16-18.[17] 姜慧祯,刘清翠.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法鉴别麦冬及其伪品淡竹叶块根[J].山东医药工业,2001。2O(5):l7一l8.[18] 吴秀清,韩冰.生脉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1996。19(12):634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