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整体护理干预探讨
发表时间:2014-03-27 浏览次数:812次
高热惊厥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其以患儿大脑在刺激作用下大量放电为主要症状,高热惊厥可由感染性疾病刺激引发。患儿若反复发生高热惊厥,可导致脑损伤,严重者甚至还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继发癫痫等严重后果[1]。在对高热惊厥患儿积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了整体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25例,年龄0.5~8岁,平均(3.5±1.0)岁。基础疾病:肺炎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8例,支气管炎12例,上呼吸道感染50例。首次发病61例,复发13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实施相同的治疗:患儿惊厥发作时,采取退热、止惊、控制感染、给氧等治疗措施,对于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者,应用地塞米松、甘露醇,以预防脑水肿。针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予以苯巴比妥口服治疗,3次/d,持续给药至退热为止。
1.2.2 护理方法:护理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不予以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①高热护理。使用乙醇、温水进行擦浴,在患儿双侧腹股沟、腋窝、颈部处放置冰袋,头部冷湿敷以达到降温效果,在擦浴时要注意避开后项、腹部、胸前区等敏感区,以免发生腹泻、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对于应用上述方法降温效果较差者,要应用药物降温。②患儿取右侧卧位,避免呕吐物呛入,堵塞气管,并及时吸痰。在患儿发生抽搐时,要将压舌板置于臼齿处,以防咬伤舌部。③保持病房安静,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避免过多的光线、声音刺激。饮食要予以流质、半流质食物,及时补水。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主治医生。④根据患儿家长的文化程度、年龄,针对性实施健康知识宣教,由浅入深地、反复地向家长讲解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处理方法等。向每位家长发放一本健康指导手册,以便家长随时翻阅、学习。⑤对患儿的生活方式加以指导。患儿要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矿物质、高维生素的食物。患儿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应进行适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指导家长常备退热药,同时教给家长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服用退热药后,要多给患儿饮水,教给家长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在药物退热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以缩短降温时间。治疗后,随访2~3年,以了解患儿用药、发热情况以及惊厥复发情况,以评价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中,有2例(5.4%)复发,对照组有8例(21.6%)复发,护理组患儿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少儿时期,各种以突发高热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引发惊厥,最为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以半岁~3岁幼儿最为多见[2-3]。大部分的惊厥患儿预后良好,却容易复发,若不积极预防、治疗,惊厥反复发作可对小儿智力产生较大影响[4]。家长是患儿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最早发现惊厥症状的人,所以,有必要教给患儿家长正确的识别惊厥症状的方法,教会家长如何预防发热、退热处理方法、惊厥应急方法等,其对于预防惊厥发生,降低惊厥复发率,保护患儿大脑免受损害具有重大意义[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惊厥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冯艳艳.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12(6):1040.
[2] 毛夏芳.浅谈社区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1,9(1):198.
[3] 林梅芳,韩天娥,姚桃金.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2,24(4):647.
[4] 姚小娜.护理干预在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34(1):161.
[5] 朱秀玲.小儿高热惊厥(FC)的急救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2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