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3-26 浏览次数:672次
川崎病又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结缔组织疾病的一种,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手足皮肤硬性肿胀、双眼结膜充血、皮疹、持续高热等,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选择180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就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于川崎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0例川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02例,女78例,年龄0.5~7岁,平均(3.6±0.4)岁,病程(9.3±3.3)d,平均发热时间(7.5±0.3)d,平均治疗时间(7.5±0.4)d。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血、尿、大便常规以及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沉、EKG、C-反应蛋白等检查。观察组患儿丙种球蛋白的剂量选择为400 mg/(kg·d),滴速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0.5~1 ml/min,给药浓度为5%,于 2 h内滴注结束,连续滴注5 d;对照组患儿则给予单次治疗剂量 1 g/(kg·d)。在此基础上,两组患儿均按照30~50 mg/(kg·d)的剂量给予阿司匹林,分3次口服,待患儿退烧后,将剂量减少为3.5 mg/kg,若患儿血沉与体温达到正常值,则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疗程2个月,用药持续至患儿症状消失为止。在丙种球蛋白的输注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对患儿是否存在心慌、寒战、休克、皮疹、发热、烦躁等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统计临床症状的消失情况、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血沉恢复情况、C-反应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4.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观察组48 h退热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在淋巴结炎、手足肿胀、黏膜充血、总热程方面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见表2。2.3 冠状动脉病变:观察组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48.9%,对照组则为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3 讨论
川崎病属于小儿急性、全身性疾病,虽然研究界对于该病的病因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该病已经成为导致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治疗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丙种球蛋白的静脉滴注可以对免疫调节细胞产生负反馈作用,在增加CD8的同时减少被活化的CD4,使IgG的合成量下降。②丙种球蛋白可以封闭血小板表面Fc受体、单核—巨噬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使血管内皮免疫性炎性反应得到有效阻断。③丙种球蛋白可能提供作用于目前尚未探明的致病毒素与病原体的某种特异抗体[1-2]。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接受治疗后,总热程、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优于观察组,而且冠脉病变的发生率较低,说明所采取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即丙种球蛋白的单次、大剂量使用有利于川崎病的有效治愈,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唐章华,孙慧娟.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35(2):228.
[2] 陈建丽.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观察与护理[J].海峡药学,2012,24(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