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药物治疗小儿食积咳嗽30例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574次

  咳嗽是小儿中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大多与患儿的脾胃有密切关系,其中,食积咳嗽又占有较大比例。近年来,许多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应用使得临床上对于小儿食积咳嗽的治疗的疗效安全、高效许多。其中,临床上经中医辨证为食积咳嗽的患儿也逐步增加,对此若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笔者主通过本院的具体病例,来探讨纤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30例食积咳嗽的患儿,男17例,女13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4.2 岁。所有患者均以咳嗽为主症,咯痰的患者有24例,其中,无痰患者2例,少痰患者2例。伴有发热者6例,体温低于38℃者3 例,高于38℃者3例。伴有流涕、鼻塞者15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中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进行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主要采用中药疗法。选择消食阻滞的药物,通过止咳及宣肺药物,控制患儿的病情。基本用药:浙贝 6g、麻黄1.5~3 g、杏仁6 g、葶苈子10 g、焦三仙20 g、连翘 10 g、知母6 g、黄芩6 g、莱菔子10 g、苏子6 g、干青果10 g、枇杷叶10 g。该汤药是在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应用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麻黄的用量应该根据小儿年龄不同进行调整,再配上杏仁,就能有效的调整患者的气血,浙贝化痰散结,黄芩知母清泻肺火,干青果、枇杷叶化痰止咳;连翘清热解毒;焦三仙、葶苈子、莱菔子、苏子合用,能够更好的消痰化食,通畅大便。对照组单纯采用各种抗生素(常规采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剂量也因人而异)进行治疗。

1.3 中医辨证要点:食积咳嗽大多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常见,其他年龄段中,食积咳嗽也可见到。食积咳嗽主要以反复性的发作咳嗽为主要症状,大多伴有恶心、呕吐、痰鸣等,患儿的呕吐物多为痰涎,部分患者还夹杂有食物残渣。患者一般舌苔以腻为主,脉象以滑为主,舌质多为淡红。患者大多伴有咽喉红肿热痛、流涕、鼻塞等症状。

 1.4 疗效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缓解:听诊干湿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部分缓解:有3个以上主要症状及1个以上次要症状或体征减轻。无效:体征及咳嗽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的30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达到缓解的有18例,占 60.0%,达到部分缓解的有6例,占20.0%,无变化的有6例,占20.0%,与对照组相比,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小儿食积咳嗽是儿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由于小儿乳食进食不当导致脾常不足,致使脾胃主要由于受钠较多,脾胃消化不良,造成食滞。脾胃消化不良又会导致患儿由于水湿暂停而出现痰饮,而痰饮与食滞是患儿食积咳嗽的内在原因。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故邪气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患儿出现食积咳嗽。目前,医学上并未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一直以来的常规治疗对于小儿食积咳嗽疗效不佳[1]。进行了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进其病情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与传统的治疗相比,中药汤剂治疗具有对机体损伤小,根治较为彻底,操作机制简单。但是中药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大多较为轻微和短暂。在本研究中,通过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的患儿,大部分在治疗后并且有明显的缓解,由此可见,中药对于小儿食积咳嗽的治疗而言是一种安全、稳定、有效的方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陈志敏,刘金玲,王财富.崔文成治疗小儿食积痰热咳嗽临床观察 [J].临床儿科杂志,2010,24(1):3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