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13次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药,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苏醒迅速、剂量易控制等特点。而小儿腹腔镜手术需时短、创伤小,需要患儿苏醒迅速,且CO2气腹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大[1]。笔者意在探讨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共5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儿,男41例,女9例,年龄15个月~8岁,体重10~29 kg。 ASAⅠ级,无传染病和药物过敏史。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食6 h,禁饮4 h,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阿托品0.01~0.02 mg/k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Bp、 SpO2、HR、ECG。面罩吸氧,诱导均给予芬太尼2~4 μg/kg,丙泊酚1~2 mg/kg,顺式阿曲库胺0.5~1.5 mg/kg或维库溴胺 0.1~0.15 mg/kg,气管插管后听诊无误妥善固定接麻醉机控制呼吸,VT 8~10 ml/kg,R 15~20次/min,控制气道压<3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SpO2 98%~100%。F组丙泊酚 6~8 mg/(kg·h)泵注,并间断给予芬太尼维持麻醉。R组丙泊酚4~5 mg/(kg·h),瑞芬太尼0.05~0.15 μg/(kg·min)持续泵注。F组在手术结束前20分钟不再追加芬太尼,结束前5分钟停用丙泊酚;R组手术前5分钟停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至皮肤缝合好。待出现自主呼吸,呼吸空气时SpO2≥97%,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
1.3 监测:持续监测MAP、SpO2、HR、ECG,记录入室时,气管插管即刻,气腹时,气腹后10 min,拔管即刻的Bp、HR变化;记录停药至拔管的时间,观察拔管后躁动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皆手术顺利,麻醉满意。MAP、HR、SpO2在入室时(t 0)、气管插管即刻(t 1)、气腹时(t 2)、气腹后10 min (t 3)、拔管即刻(t 4)的记录及术后恢复情况见表1。Bp、HR 在t 3、t 4时R组明显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O2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低氧血症。两组术后比较R 组苏醒时间明显比F组短(P<0.05),R组的躁动发生率比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内镜实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因创伤程度小、住院时间短受到患者的欢迎,目前已经成为小儿外科最主要的术式之一[2-3]。因CO2气腹对小儿的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大,术中常需加深麻醉来抑制心血管反应,结果导致术后苏醒时间延长。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剂,其药效强,起效迅速,作用消失快,无蓄积作用,对麻醉深度和清醒速度更易于调控,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安全用于小儿麻醉的维持。 4 参考文献
[1] 江婷婷,贾洪峰.丙泊酚及七氟烷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环扎术的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2):1454.
[2] 江雪桃,李秋萍,马劲光.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70. [3] 张 燕,李 斌,胡佳燕.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胸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67. [收稿日期:2013-11-05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