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密达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578次
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发生急性肠炎的主要原因,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并会导致患者发生酸碱、电解质和水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该疾病现阶段仍无特效治疗,其主要临床治疗措施包括体液疗法和喂养调整等,但治疗效果有限。本次临床研究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应用思密达联合复发嗜酸乳杆菌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男45例,女35例,年龄6个月~3 岁,平均(1.4±1.2)岁,平均病程(1.6±0.2)d。所有患者大便均为蛋花汤样或稀水样,腹泻病程在3 d以内,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大便次数在3~20次/d,无脓血便,轮状病毒抗原(+),诊断符合婴幼儿腹泻病诊断标准[1]。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接受进食指导、纠正酸中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病毒和补液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思密达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选用天津博福— 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思密达,1岁以下患儿每次1/3袋,1~3 岁患儿每次1/2袋,用药3次/d;同时,选择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岁以下患儿每次1/4片,1~2 岁患儿每次1/3片,2~3岁患儿每次1/2片,用药3次/d。
1.3 疗效评定标准:按全国小儿腹泻病会议制度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2]:显效,指患者用药3 d后全身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且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指患者用药3 d后全身症状显著改善,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有所改善;无效,指患者用药3 d后全身症状、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未见任何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便干结、便秘等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体征改善情况:试验组患者大便外观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体征和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其中,轮状病毒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毒类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肠上皮细胞损害、坏死、脱落,绒毛受损,使肠内聚集大量的未消化食物和未吸收的肠液,进而影响微绒毛上皮细胞发生运动功能障碍,提高肠液的渗透压力,进而导致患儿发生水样腹泻。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能够提高患儿消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力,改善其肠道内环境,进而达到胃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腹泻症状。思密达属于一种新型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够提高肠黏膜的病原体抵抗能力和消化道黏膜的覆盖能力,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肠上皮细胞被病原体损伤;还可以促进肠细胞的吸收功能,减少其分泌,缓解患儿由于双糖酶降低或缺乏造成乳糖消化不良导致的渗透性腹泻,进而纠正肠细胞运动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症状,为患儿进食能力的恢复提供保障。
4 参考文献
[1] 董宗祈,方鹤松,胡皓夫,等.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侧记[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0.
[2]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收稿日期:2013-04-16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