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577次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吸氧和能量支持以及抗感染和喂养知识教育等一般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积极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早产儿的行为发育商以及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早产儿行为发育商为正常的比率显著提高,达86.9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边缘和异常的比率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别均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提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保证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智能发育状况的全面改善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早产儿;智能发育;早期护理干预
随着早产儿在新生儿中所占数量和比例的不断扩大,其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也逐渐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众多家长的广泛关注[1]。本研究旨在积极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意义,从根本上保障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的顺利进行。经临床对出生的早产儿进行了早期护理干预,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92例,其中男51例,女41例,胎龄均处于30~36周,平均为(32.47±3.51)岁;体重950~2 150 g,平均(1 850±218) g。1 min阿氏评分为(8.46±1.52)分,5 min阿氏评分为(9.57±1.14)分。将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体重、阿氏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别均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吸氧和能量支持以及抗感染和喂养知识教育等一般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积极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包括:①早期视觉刺激干预:通过家长与之微笑和采用摆动玩偶等方式吸引早产儿朝不同方向注视,同时逐渐加快各种视觉信号的刺激速度和频率,从而有效提高其注视能力并进一步加快智力发育过程。②早期听觉刺激干预:指导家长定时给早产儿说话、唱歌、讲故事,有效加强早产儿对外界声音的刺激和反应,话语的反复叙述和音节间旋律的变动使早产儿对声音的确认以及分析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锻炼,尤其是妈妈与早产儿之间的语言沟通对激发早产儿神经系统的语言加工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③早期触觉刺激干预:每天早、晚对早产儿各进行1次系统的抚触,持续15 min/次。通过对早产儿肢体的屈伸活动及其体位变换而等刺激其触觉神经,从而有效促进早产儿的脑部发育及其健康心理的初步形成。此外通过抚触还能够全面刺激早产儿的淋巴系统,进一步增强其抵抗能力,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④早期前庭运动刺激干预:应使家长充分了解早产儿对刺激干预的反应,全面认识和评估早产儿的生理承受能力,从而针对性的给予摇晃和振荡等前庭运动刺激干预,尽可能促进家长与早产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严格防止对早产儿造成过度刺激。
1.3评价指标:分别对两组早产儿的行为发育商以及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早产儿的行为发育商进行评定[2]。量表内容包括适应性、精细动作、大运动、语言和社会行为五个方面。评定标准:①正常:得分≥90分;②边缘:得分76~89分;③异常:得分≤75分。采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对早产儿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测定[3]。
1.4统计学处理: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早产儿行为发育商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早产儿行为发育商为正常的比率显著提高,达86.9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边缘和异常的比率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别均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早产儿行为发育商的比较(n,%)
2.2干预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早产儿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提升,并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干预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的比较(x±s)
3讨论
早产儿在我国约占分娩总数的10%左右,且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的死亡率也高达15%左右,即使得以存活下来的早产儿也大都留有不同程度的伤残[4]。随着近年来现代医学水平和新生儿监护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其早产儿的存活率也随之明显攀升。但由于早产儿一般出生较早,相关脏器及其生理功能仍尚未成熟,尤其是并发感染和窒息以及营养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和干扰了早产儿大脑的正常发育[5],因此,如何采取相关辅助治疗方案已成为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和提高智商的重中之重。
伴随着全新护理理念的日益更新和完善,其早期护理干预模式以时效性为着手点对于帮助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在给予早产儿吸氧和能量支持以及抗感染和喂养知识教育等一般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之上,分别系统性地给予早期视觉刺激干预、早期听觉刺激干预、早期触觉刺激干预、早期前庭运动刺激干预等相关措施,且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早产儿行为发育商为正常的比率显著提高,同时其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提升。由此可见,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保证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智能发育状况的全面改善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
[2]蒋翠英.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2):3326.
[3]李玉凤,刘世新.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3):1811.
[4]李小洁,姚志红,高永芳.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154.
[5]邹璇,范英英,裘逸波.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1):84.
[6]肖绪武,孙长凯,童雪涛,等.早期综合干预改善早产儿智能和运动发育的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