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鱼肝油氧化锌软膏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648次

脓疱疮(Impetigo)又称为传染性脓痂疹(Impetigocontagiosa),民间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易在儿童中流行[1],皮损多好发于颜 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严重者可出现高热、菌血症、败血症及诱发肾炎[2],其特征为发生丘疹、水疱或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蔓延迅速。该病传统的局部治疗是外用硫磺炉甘石洗剂、龙胆紫溶液、鱼石脂软膏及抗生素软膏,但在临床治疗中效果往往不甚理想。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使用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36例儿童脓疱疮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入选病例均为皮肤科 脓疱疮患儿,符合儿童脓疱疮的诊断标准[3]。共入选72例脓疱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7±1) 岁;病程1~7 d。对照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岁;病程2~6 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和皮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①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丘 疹、水疱、脓疱和结痂;②起病3~7d内就诊;③1周内未全身或局部外用过抗生素药物,同时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④无免疫功能缺陷。排除标准:①已知对夫西地酸乳膏及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过敏者;②合并真菌感染的皮肤病患儿;③有严重心、肝及肾脏疾病患儿。1.3治疗方法:治 疗组给予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和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奥络,香港澳美制药厂)涂于患处,2~3次/d,共7 d。对照组仅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涂于患处,2~3次/d,共7 d。对两组皮损溃破明显者给予1/5 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外洗,1次/d,治疗期间勤剪指甲,对床单、枕巾和衣物进行烫洗及晾晒。1.4疗效观察及疗效判定标准:每天观察并记录 皮损变化情况、结痂时间及不良反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行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痊愈:皮损完全结痂,疗效指数为100%;显效:皮损大部分结痂,疗 效指数为60%~99%;好转:皮损部分结痂,无新发皮损,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皮损仅少量结痂,仍有新发皮损,病情加重,疗效指 数<20%。痊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比计为有效率。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2结果2.1 两组疗效对比:治疗3 d时,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6例,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率为25.00%;治疗7 d时,治疗组痊愈34例,显效2例,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5例,有效率80.56%;两组患儿治疗7 d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P<0.05)。表1两组7 d疗效对比[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治疗组3634(94.44)2(5.56)00100.00①对照组 3624(66.67)5(13.89)5(13.89)2(5.55)80.56注:与对照组比较,①χ2=5.70,P<0.05  2.2不良反应:治疗组36例中有1例在用药后第2天出现轻微刺痛感。对照组有2例用药后局部出现红斑,患者均可耐受,无需停药,不影响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3讨论儿 童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易于在儿童中流行。病原体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4]。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以清洁、隔离及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为主,对皮损重,伴有全身症状者需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局部治疗外用药选择较多,但效果不甚理想。本次治疗选用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利用其药物成分中氧化锌收敛、保护和干燥作用;鱼肝油可增加患处营养,加速伤口愈合;呋喃西林具有抑菌消炎作用。使用夫西地酸乳膏,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 菌活性作用很强,尤其在皮肤病变条件下,药物穿透力更强,易透入皮肤深层,进入感染病灶,发挥抗菌作用。临床观察联合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单纯使用 夫西地酸乳膏的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用药局部偶见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及皮疹;夫西地酸乳膏偶有轻微刺激感。两种药物在本次使用中极少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于儿童较为安全,且协同治疗效果好,是临床治疗儿童脓疱疮的理想药物。4参考文献[1]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245.[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66.[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95.[4]吴志华,王正文,林元珠,等.皮肤性病学[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2:9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