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牵牛花综合征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11-25 浏览次数:536次
儿童牵牛花综合征2例报告 作者:包宏丽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职工总医院眼科,吉林 松原 138000
【关键词】 牵牛花综合征;眼科
牵牛花综合征(Morning glory syndrome)自1970年Kindler给予命名并报道10例以来,国内外文献陆续也见病例报告。现将我院2例使用间接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m-ERG、HRT等检查并确诊的牵牛花综合征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病例1:女,9岁。因右眼视物不清,在当地医院配镜并给予弱视治疗,视力无提高,于2004年9月到我院就诊。眼部常规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3,左眼0.8,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双眼远视散光;右眼矫正视力无提高,左眼矫正视力为1.2。眼底检查:左眼底无异常:右眼视乳头明显扩大,呈粉红色,乳头周围被灰白色环状嵴及脉络膜色素环包绕,自乳头发出约20余支粗细不等的血管放射状走向周边部,视乳头颞侧可见视网膜萎缩区至黄斑,黄斑中心光反射消失。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左眼正常,右眼视乳头区见一明显的漏斗状大凹陷,视盘周围大部分脉络膜毛细血管与色素上皮复合层变薄,少部分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OCT检查:黄斑区神经纤维层变薄,以鼻侧为主,黄斑中心凹处神经纤维层厚度为39μm,显示黄斑萎缩。B超检查:A超测量眼轴长度,右眼21.83mm,左眼21.57mm。B超检查显示右眼视乳头处有一明显的宽口坑样凹陷,深约1.54mm,开口最宽处约2.4mm。HRT(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测量:右眼:视盘面积:11.53mm,最大杯深度:1.341mm,平均杯深度:0.546mm。左眼:视盘面积:2.135mm,最大杯深度:0.814mm,平均杯深度:0.216mm。m-ERG检查:右眼:右眼中心凹振幅密度略下降,潜伏期异常,2-6环振幅密度下降,提示生理盲点扩大。左眼正常。诊断:右眼牵牛花综合征,双眼屈光不正(远视散光)。治疗: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右眼红闪等弱视治疗,口服B族维生素。半年后复查,右眼矫正视力为0.7,眼底各项检查同前。
病例2:男,7岁。因发现右眼视力差,于2005年10月到我院就诊;常规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01,左眼0.3;1%阿托品散瞳验光:右眼:+7.50Ds+1.00Dc180°→0.01左眼:+2.25D→0.7。眼底检查:右眼底视乳头扩大,边界不清,可见色素样环,乳头中央棉团状胶质残留,左眼底正常。OCT检查:右眼:视乳头区可见一大凹陷,视盘结构混乱,盘周大部分脉络膜毛细血管与NFL层变薄,少部分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右眼黄斑区中心凹消失,左眼正常。HRT(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测量:右眼:视盘面积6.295mm,最大杯深度0.170mm,平均杯深度0.050mm。左眼:视盘面积:2.588mm,最大杯深度0.557mm,平均杯深度0.183mm。m-ERG检查:左眼正常,右眼:黄斑多峰状态,生理盲点不明显。A超检查:右眼轴长:21.99mm,左眼轴长:23.20mm。诊断:牵牛花综合征(右眼),远视(双眼),屈光参差。治疗:配戴远视矫正镜,右眼红闪治疗,门诊定期复查。治疗2年后:右眼矫正视力从0.01提高至0.2,左眼矫正视力从0.7提高至1.0。
2 讨论
2.1 检查与诊断:视乳头的特征性改变:视乳头范围扩大,视乳头及其边缘出现异常血管,视乳头周围有隆起的脉络膜视网膜色素环,外周有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
2.2 鉴别诊断(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眼病)
2.2.1 残存性第一玻璃体增生征(PHPV):视乳头颜色PHPV为白色,PHPV视乳头形状向前隆起,无盘周色素环-PHPV。
2.2.2 菊花综合征:视乳头颜色为黄红色膜样组织,无视乳头凹陷。
2.3 检查手段的应用:①常规检查眼底镜,A、B超,CT。②特殊检查:OCT-光学相关断层扫描,HRT-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m-ERG-多焦视网膜电图。
2.4 病因与治疗
2.4.1 病因:尚不明确,是一种难于归类的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推测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视杯的胚裂闭合不全以及原始视乳头或后巩膜的发育异常有关。OCT检查结果与文献推测的病因相符合。
2.4.2 治疗:因是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治疗难取得满意效果。在儿童期,应尽早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措施治疗可治的其他症状与并发症,争取尽可能提高部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