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一起儿科纠纷引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2-11-02  浏览次数:559次

作者          单位

梁贡南  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

患儿,男,54天,因气促、哭吵不安10余天入住某院儿科。入院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支气管肺炎”以“消炎、抗病毒、解痉、调节肠道功能”等治疗6天,患儿气促明显好转,但哭吵不安仍时好时坏,家属提出在护理患儿时似乎触碰到右下肢时哭闹明显。于第7天主任医生查房时发现该患儿右侧脚足背、小腿下部肿胀明显,局部皮肤发红。遂予以右侧胫腓骨正侧位片检查,诊断为“右侧胫骨下端线形骨折、有少许骨痂形成”。请骨科医生会诊,予骨折肢体石膏固定,减少患肢搬动,注意肢端血运情况等处理。患儿住院第3周复片:骨折线对位良好、骨痂已形成。予拆除石膏绷带,患儿支气管肺炎已治愈,劝说患儿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然家属拒绝出院,要求院方保证其右下肢以后无任何问题,并给予经济赔偿,由此引发了一起严重的护理纠纷。

2.讨论

2.1 穿刺技术的不成熟,给护理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是防范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2]。护理管理者应该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和各岗位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诊疗技术操作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科室岗位练兵、比武等活动,特别要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上下工夫,不断交流和传授成功的静脉穿刺体会,做到在临床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要求儿科护士相对固定,减少轮换,培养优秀的专科护士;科室内部定期召开座谈会,寻找穿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水平;护士长在排班时根据每个护士的不同优势合理排班,减少病人痛苦。

2.2 约束方法不当,导致了骨折的发生。在进行输液穿刺时,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协助者会约束患儿的躯体、四肢。然我们进行任何诊疗操作时,安全是最最重要的,要防止骨折的发生,约束时一定要注意肢体摆放的位置,严禁肢体中间悬空时使劲按压,熟练掌握每个肢体、关节的活动度,在可活动范围内摆动肢体,防止不良姿势或按压力度过大导致骨折,同时约束者必须是医务人员,一旦盲目约束,损害就可能发生。

2.3 观察不到位,导致了骨折未及时发现。患儿在住院期间,对病情的观察一定要仔细、全面并及时记录,不能只关注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要用整体的思想观察问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家属提出的疑问要认真思考,多加询问,且及时告知值班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思考  通过这起护理纠纷的认真讨论和分析,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在进行任何诊疗操作、护理时,除了要高质量的完成此项操作外,同时要注意防止任何可能导致医源性损害发生的因素。这就要求护士具有成熟稳重的心理素质、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自觉履行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一切为病人着想,尽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红.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1,17(11):1027.

[2] 陈占梅,乔艳军,赵菊,等.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2009,12(12):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