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4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31 浏览次数:743次
作者:欧阳龙等 作者单位:河南淇县朝歌镇卫生院内科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42 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 例, 女16 例, 年龄15~ 78 (平均35)岁, 病程最短15 d, 最长2 a。42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疾病中, 慢性肾小球肾炎28 例, 慢性肾盂肾炎3 例, 慢性肾间质肾炎3 例, 糖尿病肾病6 例, 狼疮性肾炎1 例, 紫癜性肾炎1 例。
1. 2 临床表现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 除血尿肌酐升高外, 往往无临床症状, 而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 到了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 肾衰症状才会逐渐表现出来。本组中以单纯水肿为表现16 例, 占38% , 水肿轻重不等, 以双下肢轻中度水肿多见, 白天活动后加重, 晨起时减轻;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者12 例, 占28. 6% , 多由高血压引起。以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6 例, 占14. 3%; 以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表现者6 例, 占14. 3%; 以休克为主要表现者1 例, 占2. 4% , 由消化道大出血所致。以呼吸困难为表现者1 例, 占2. 4% , 由心衰所致。
1. 3 诊断标准 (1)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 80m l/m in; (2) 血肌酐(Scr) > 133 Lmo l/L ; (3) 有慢性肾脏病史者。
1. 4 误诊情况 本组误诊为慢性肾炎18 例, 高血压12 例, 误诊为贫血(原因不明) 6 例, 消化道出血3 例, 消化道溃疡者2 例,慢性心衰1 例。误诊时间最短20 d, 最长8 个月, 平均4 个月。
1. 5 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和使慢性肾衰恶化的因素: 如慢性肾盂肾炎反复感染, 需要有效的抗菌治疗; 狼疮肾顿挫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糖尿病肾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避免劳累, 防治感冒和感染; 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应在肾衰的早期进行, 包括饮食治疗、必需氨基酸的应用、控制全身性和(或) 肾小球内高压力、积极治疗高血糖、高尿酸及辨证应用中药。并发症的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纠正磷钙平衡失调及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积极治疗心血管及肺部并发症, 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2 结果
本组38 例症状体征好转, 慢性肾衰患者血肌酐、尿素氮不同程度下降, 4 例发展为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
3 讨论
3. 1 误诊原因分析 (1) 把慢性肾衰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慢性肾衰患者, 首先出现胃肠道症状, 因恶心,呕吐腹泻就诊, 这些症状常出现在高血压、贫血、水肿之前, 临床医生考虑病情局限, 往往把症状归于胃肠道疾病。(2) 把慢性肾衰患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肾衰患者, 有时以头晕、头痛为主诉检查时发现高血压, 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 忽视了进一步病因分析。(3)把慢性肾衰患者所致的肾性贫血误诊为慢性失血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慢性肾衰患者所致贫血, 无明显其他症状容易误诊为慢性失血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由于面黄肌瘦乏力、心慌的临床表现突出, 无水肿、尿少、血尿等肾脏表现, 从而忽视了肾性贫血的可能。
3. 2 误诊预防 本组中均诉以往无肾炎等肾脏病史, 多因一些系统性疾病症状的出现而就诊, 常使临床经验比较少的临床医生不易考虑到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贫困地区乡镇医院无血生化仪等检查设备, 容易误诊, 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 临床医师要全面系统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遇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贫血、高血压、乏力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到慢性肾衰的可能, 及早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 避免误诊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