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小儿阑尾炎患者手术后腹泻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发表时间:2012-08-10  浏览次数:566次

  作者:王世言,刘新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水集医院,山东 莱西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炎患者手术发生复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方法:对15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发生腹泻的小儿患者,进行腹泻特点分析,检查大便、血常规,并进行例大便培养和盆腔B超检查。结果:阑尾病变越重,发生腹泻的频率越高,其中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占73%(11/15),化脓性阑尾炎占20%(3/15),而单纯阑尾炎仅占7%(1/15)。腹泻原因主要有肠间积液及盆腔积脓、肠道痢疾杆菌和霉菌感染。结论:小儿阑尾炎患者术后腹泻的原因较复杂,应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关键词】 小儿;阑尾炎;腹泻

  小儿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阑尾一旦发生炎性反应,不易局限,病情进展迅速,若处理不及时,容易发展至坏疽和穿孔,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腹泻为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讨论15例少儿患者阑尾炎术后腹泻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1年~2006年收治因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6岁,平均4~5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例,行阑尾切除及残端包埋术;坏疽性9例,均切除阑尾,4例残端包埋于盲肠壁,1例仅结扎阑尾残断;化脓性及穿孔性分别为4例和6例,均行阑尾切除及残端包埋术。

  1.2 临床症状观察及其他检查:包括腹泻特点、伴发症状等,腹部B超检查,大便、血常规。

  1.3 结果:10例患者手术后第3~4d排便,开始为少量深褐色稀便,混有少量黏液,4~6次/d,约24~48h后为黄色水样便,约60~100ml/次,8~10次/d,其中4例出现寒战、发热(38.8~39.5℃)。腹部B超查10例有少许肠间积液,血常规正常,大便镜检可见少许坏死肠黏膜、脂肪滴及白细胞;另2例腹部B超示盆腔有较多积液,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平均>1.5×109/L,中性粒细胞达0.80以上;72h后2例患者大便转为脓血便并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及下腹部坠胀感,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3例患者在1~2次正常大便后出现腹泻,大便呈黄色稀水样便其中混有较多白色泡沫或豆腐渣样物质,约50~80ml/次,8~10次/d,无发热及里急后重,腹部B超探查未见积液,血常规正常,大便镜检可见真菌菌丝。

  2 讨论

  2.1 阑尾病变程度与腹泻:该组病例发现阑尾病变越重,术后发生腹泻的可能性越大,以坏疽性阑尾炎发生腹泻的比例最高,占60%(9/15);其次为阑尾穿孔及化脓性阑尾炎,分别为20%(3/15)及13%(2/15);而单纯性最低,占6%(1/15)。可能与阑尾炎性反应严重时致阑尾坏疽或穿孔使炎性反应在盆腔内广泛扩散,出现盆腔腹膜充血水肿、肠壁水肿、盆腔渗液增多、肠道细菌污染盆腔有关。尽管手术切除了病变阑尾且建立了通畅引流,肠间积液被纤维素迅速包裹,少量积液能逐渐被吸收,但在其未被完全吸收前,可能刺激肠道,使肠蠕动加快,结肠吸收水分减少而导致腹泻。该类腹泻以水样便为主,内有少量脂肪滴及坏死肠黏膜,血常规及大便镜检无明显异常。处理上,早期严密观察,由静脉补充充足的水及电解质并给予敏感抗生素,一般在3~4d后腹泻自行停止。

  2.2 盆腔积脓与腹泻:少儿由于大网膜发育不全,全身免疫功能下降,阑尾一旦发生炎性反应后不易局限,所以临床上有相当部分小儿患者就诊时表现为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造成盆腔污染,手术中需反复冲洗腹腔以减少术后毒素的吸收。一旦细菌生长占优势,可导致盆腔积脓。临床上表现为寒战、高热,腹痛、腹泻,并伴有严重的直肠刺激症状,如肛门坠胀感及里急后重。其腹泻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为黄绿色水样便,大便镜检一般无特殊发现;盆腔B超探查见较多积液。处理上应做到:①术中发现阑尾尽管有坏疽或化脓,或局部已包裹,但盆腔渗液不多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并非必需,可用无菌纱布垫将渗液或脓液擦拭干净后放置引流管。②积液较多时,应作到冲洗彻底,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同时尽量吸净积液后放置引流管。

  2.3 痢疾杆菌与腹泻:小儿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感染及手术的影响,全身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另外,小儿小肠黏膜绒毛局部免疫功能下降,一旦感染痢疾杆菌,其可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而导致腹泻。临床上表现为寒战、高热、腹痛、腹泻,先为稀便,很快变为脓血样,10次/d以上,伴里急后重。处理上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加强支持治疗,注意适当隔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效果不佳者可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

  2.4 二重感染与腹泻: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日趋严重,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其中以肠道真菌感染较为普遍。其腹泻特点为: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8~10次/d,内混有较多白色泡沫或豆腐渣样物质,处理上包括停用广谱抗生素,选用针对常见致病菌即革兰阴性杆菌的敏感抗生素,如氨基糖甙类;或在炎性反应控制后及时停用抗生素。口服药物同时服用复合VitB也可口服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