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调查
发表时间:2012-07-10 浏览次数:530次
作者:杨家树,刘朝东 作者单位:1.石泉县医院,陕西 石泉2.宁陕县医院, 陕西 宁陕
【摘要】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 206例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道疾病的35.02 %,3岁~6岁发病率最高,冬秋季好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其引起小儿肺炎有增加的趋势[1],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 感染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均为我院门诊、住院的小儿患者。
1.2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取患者静脉血2 ml,离心取上清液。
1.3 试剂
采用晶美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定性检测患儿血清中特异性MP-IgM抗体。
.4 试验操作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本文共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1 206例,检出阳性数425例,阳性率35.2%,其年龄分布、季节性分布如下所示。2003年1月~2006年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 206例为观察对象。年龄0岁~12岁 1岁~3岁107例,3岁~6岁177例,6岁~16岁141例, 阳性率分别为25.1 %、41.7 %、33.2 %。发病季节:第1、2季度145例,占34.2 %,第3、4季度280例,占65.8%。
3 讨论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2]。MP肺炎具有小范围内流行的特点,全年都有发病,深秋和初冬为高发季节。MP感染引起的多系统损害与病原体的直接侵入和免疫反应两者有关。MP进入呼吸道后,通过其表面的P1蛋白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破坏黏膜上皮细胞 MP抗原与人体的脑、心、肝、肾、皮肤、肌肉等存在共同抗原,从而使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免疫损 伤 MP感染后至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NO等分泌异常,引起免疫紊乱,多系统器官受损[3]。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等,也可引起肺大泡、肺脓肿等,而且引起许多肺外并发症,常累及心、肝、肾、中枢神经、皮肤、血液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乏力、干咳、胸痛、咯血及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本组病例表现无特异性,以头痛、发热、干咳、胸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有咽部充血、红肿、扁桃体肿大,外周血见异形淋巴细胞,但白细胞总数多不高,由于MP对一般治疗肺炎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及时进行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而MP感染的诊断常常缺乏病原学标准,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血清学抗体水平可能为阴性,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改善预后[4]。随着近年来MP感染日趋增多,甚至数年内出现地区性小流行,有关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随年龄增加其反复亚临床感染以上呼吸道炎及支气管炎为多发[5]。本文发现MP阳性率占呼吸道系统疾病的35.2 %,阳性率较高,表明石泉地区小儿MP的感染广泛存在,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好发,3岁~6岁最多见,3岁以下患儿感染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人群接触数量较少有关,但近年来报道有上升的趋势,3岁~6岁为学龄前儿童,常在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生活,呼吸道疾病易于传播,这可能是MP感染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MPAb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极有帮助,同时MPAb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方便、快速等特点,可做为MP感染重要的诊断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组. 第七届全国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377 -378.
[2]袁壮.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
[3]Behrman R E,Kliegman R M,Jenson H B,et al.Nelson Textbookof Pediatrics[M].Ed 16.Philadelphia:WB Saun-ders.2001:914-916.
[4]阎 雪,刘 英,王昆,等.MP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12(6):475.
[5]崔喜武, 袁士新. 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对66例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J]. 哈尔滨医药杂志, 2002, 22(1) :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