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2-05-03 浏览次数:462次
作者:李佩佩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结合近年来有关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中医药文献,对CVA在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等方面的论述进行归纳,以便临床辨证论治。
【关键词】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分型,综述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以慢性或反复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
1970年Stanescu和Teculescu首次报道以咳嗽为主诉的哮喘[1]。1972年Glauser称这类疾病为“变异型哮喘”(Variant asthma)[1]。1981年1月Cloutier等[2]报道15名以慢性咳嗽为唯一表现的儿童在运动后出现气道高反应,使用茶碱后咳嗽与气道反应可缓解,停用后复发。同年11月Konig报道10例有多年咳嗽病史但无喘息的患儿,经运动激发试验和(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确诊为哮喘,故称之为“隐匿型哮喘”(Hidden asthma)[3]。1982年Hannaway提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4]。1991年O’Connell等[5]总结之前研究者的文献,提出“咳嗽型哮喘”(Cough|type asthma),并估计按疾病自然进程大约有1/3到1/2的病人会发展为有喘息的典型哮喘。
我国曾将CVA称为“过敏性咳嗽”,1993年正式用“咳嗽变异型哮喘”,并纳入“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试行方案)”中[6]。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CVA诊断标准(儿童不分年龄大小):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③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辅助诊断条件);④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辅助诊断条件);⑤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7]。
CVA在祖国医学中尚无统一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中医临床医师依据各自的诊疗经验,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CVA的病因病机做出多种探索研究,得出了各自的辨证方法,目前分别有从“咳嗽”“哮喘”辨证分析。现将近几年来的相关辨证归纳如下。
1 从“咳嗽”辨证
1.1 病名
CVA以咳嗽为主症,按中医病名分类应属于“咳嗽”范畴,而以西医对CVA的认识又似乎属于“哮喘”范畴,但CVA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哮喘”。因其痰少,有人提出“干咳”,因其吸入异味或冷空气后发作,又称为“呛咳”[8],因其发作时间长,又有“久咳”之称[9]。
1.2 病因病机
1.2.1 实证
(1)风动气逆。六淫之中,以风邪与CVA关系最密切。CVA患儿早期为外感风邪,客于鼻咽[10],表现为初起常有鼻痒、鼻塞、流涕、咽痒等外感症状。风邪犯肺,可致气道不利,肺气宣降失常,上逆而咳嗽。风邪若未被及时祛除,易化燥伤津,使气道失于濡润,而见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喉痒,这又与哮喘以痰为主导有根本性区别[8]。亦有人提出“风邪阻肺络”的观点[9],认为整个病程中风邪始终存在,这与中医“久病入络”及CVA的发作特性较符合。患儿常常咽喉气道一有痒感,咳嗽即发作,呈阵发性、突发性、反复性,与“痒则为风”、风邪“善行而数变”“风盛则挛急”的特性相符,从而确定风邪是CVA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而在“哮喘”中为主要因素的“痰饮”反而不是主要的[8],这也是一些医师决定从“咳嗽”治而不是从“哮喘”治的原因。
在肺气上逆时,因肺胃毗邻,常引动胃气上逆,表现为小儿咳嗽剧烈时常出现呕吐症状[8];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腑积滞与肺气不降互为因果,因此临床上大便干结的CVA患儿咳嗽也易发作[11]。
(2)痰阻气逆。痰有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之分,CVA虽痰少难咯,仍不可排除痰阻于肺络。其形成原因可为过食辛辣或恣食冷冻,小儿尤其可能过食冷饮[12]。徐志瑛认为是CVA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肺卫不固,宿痰内伏于肺,风邪郁而化热,触发伏痰所致,这也是区别于一般外感咳嗽的关键所在[10]。而晁恩祥认为肺气上逆的原因是CVA易被误诊,滥用抗生素以及大剂量寒凉甜腻之品,使肺气应宣反闭,应降反逆[8]。
(3)淤阻肺络。CVA表现为顽固性咳嗽,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与中医“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演变过程相符,所以“淤阻肺络”也是CVA的病机之一[8]。壮健[13]也提出“肺虚风伏瘀阻”观点。临床见长期的剧烈咳嗽后出现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唇舌青紫等症状。而久咳伤肺脾之气,还可出现气虚血瘀的症状[11]。故治疗CVA过程中应始终注重活血化瘀[14]。
1.2.2 虚证
(1)肺脾气虚。肺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汗出,易感外邪。脾气不足,易聚湿生痰,痰随气逆,易阻滞气道。陆为华[14]认为CVA咳嗽发作与“肺脾气虚”或“肺虚气弱”有关,将CVA分为有外感与无外感两种,无外感的又分为“肺脾气虚型”与“肺虚气弱型”。王鹏[12]将“肺脾气虚型”再细分为肺气虚与脾气虚两型。
(2)肺肾阴虚。风为阳邪,易化燥伤阴,咳久伤肺阴,“金不生水”,不能下荫肾阴,使肺肾阴虚,而过用辛散祛风的药物也可使肺阴受损,故定为“肺肾阴虚型”[10],也有名为“阴虚型”[15]。
CVA以清晨、临睡前和午夜咳嗽发作较频繁。斯建中[16]根据频发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肺脾气虚、肺脾肾阳虚、肺肾阴虚3型,认为小儿本身肺脾不足,平日饮食不调,有痰饮留伏,晨起寒温失调,易触动伏痰;小儿先天不足,久咳伤肺气(阳),由肺及脾,由脾及肾,黄昏或临睡前阳气渐衰,使虚衰之阳更弱;小儿稚阴稚阳,久咳易伤肺阴,母病及子,肾阴亦亏,午夜后阳长阴消,阴亏加重。
小儿脏腑娇嫩,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最突出,以“肺脾气虚”“肺肾阴虚”最多见[10]。但“本虚标实”是该病的总病机,因此扶正的同时祛风、化痰、化瘀应贯穿于整个治疗中[14,16,17]。
2 从“哮喘”辨证
2.1 病名
有报道CVA根据中医“哮证”辨证论治比按“咳嗽”治疗效果好[18],也有临床医师依据自己诊疗经验觉得CVA从咳嗽论治疗效不佳。王烈[19]认为CVA虽然没有哮鸣的症状,但咳嗽原因与哮喘相似,都因气道狭窄而阻塞,只是还未达到喘息的程度,但“久咳痰郁终成哮”,咳久不愈可发展为哮喘,从而提出“哮咳”之名。李立新[20]也认为以“哮咳”命名更确切,以哮述其本,以咳名其状。
2.2 病因病机
2.2.1 发作期
(1)痰湿阻滞。小儿肺脾肾不足,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痰浊内伏,或外感风邪,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或劳累过度,使痰随气升,气因淤阻,肺失宣降而咳,王烈亦称之为“咳期”[19]。欧正武认为CVA以“虚”“寒”为本,“风”“痰”为标[22],患儿胎禀不足,后天失养,卫阳不充,风邪久恋,痰饮潜伏。李立新[20]认为CVA患儿为“痰积内蕴”体质,常因乳食无度,过食肥甘生冷,形成食积,或停滞中脘,气滞湿生,上贮于肺,或化热生痰,上犯于肺,或积于大肠,使腑气不通,最后均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导致咳嗽[20]。
(2)瘀血阻滞。痰湿内阻可使体内气机运行不畅,气不行,血亦不行,瘀血内停[21]。而长期治疗不当(如过用抗感染药物),损伤气血,且患儿有夜间咳甚的,阳气本弱,阴相对偏盛而寒凝,阴血涩滞成瘀[23]。
(3)上实下虚。谭艳等[24]认为肾虚是CVA的内因,外邪侵袭是外因,痰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病理产物,并以肺的寒热与肾的阴阳虚衰为依据将CVA咳嗽发作时分为肺热肾虚型与肺寒肾虚型。易俊忠[25]将CVA咳嗽发作时分为“寒咳型”“热咳型”和“寒热混合型”,类似哮喘发作时分“寒哮”与“热哮”。
2.2.2 缓解期
(1)肺脾气虚。咳嗽已好转,王烈亦称“痰期”,认为气壅、痰瘀已缓解,但痰壅明显,治脾为要[19]。欧正武以玉屏风散与六君子汤治疗[22],以方测证,为肺脾气虚。
(2)肾虚。谭艳等[24]强调肾虚在CVA发生、发展与变化中的作用,认为肾虚易受外邪侵袭,气不化水易聚湿生痰,肾不纳气则咳嗽不止。王烈将之称为“稳定期”,药用补骨脂、女贞子、五味子等,可知以肾虚为主[19]。
3 问题与展望
西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主要为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近年来还开始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缓解期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为主,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治疗对小儿身体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治疗重在辨证论治,从整体上把握疾病,治病求本,咳嗽发作时可控制,缓解时可调理患儿体质,减少发作,减缓向哮喘发展。但中医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上尚未统一,且小儿长期服用中药,有一定困难,因此应加强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以制定全国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及施治方案,加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实验研究,开发出行之有效的现代化中药产品,使小儿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陆际晨.咳嗽变异型哮喘(综述)[J].临床儿科杂志,1996,14(3):204-205.
[2]Cloutier M M,Loughlin G M,DeCubellis S D,et al.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a manifestation of airway hyperreactivity[J].Pediatrics,1981,67(1):6-12.
[3]Konig P.Hidden asthma in childhood[J].Am J Dis Child,1981,135(11):1053-1055.
[4]Hannaway P J,Hopper G D.Cough variant asthma in children[J].JAMA,1982,247:206-208.
[5]O’Connell E J,Rojas A R,Sachs M I.Cough|type asthma: a review[J].Ann Allergy,1991,66(4): 278-282, 285.
[6]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试行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哮喘增刊):10.
[7]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12(12):747.
[8]罗社文.晁恩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J].中医杂志,2002,43(1):74.
[9]彭玉,彭跃.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辨治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1):32-34.
[10]徐华.徐志瑛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5,26(4):12-13.
[11]朱红云.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体会[J].江苏中医药,2003,24(5):16-17.
[12]王鹏.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证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5):28-29.
[13]壮健.试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辨治要素[J].新中医,2006,38(4):1-3.
[14]陆为华.中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12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7):24-25.
[15]李寿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03,22(2):11.
[16]斯建中.从时间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4):21.
[17]陈禧.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治疗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6,24(1):44.
[18]何杨伟.过敏性咳嗽从哮喘论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128.
[19]冯晓纯,孙丽平,王增玲.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三期论治[J].吉林中医药,2006,26(9):34-35.
[20]李立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体会[J].吉林中医药,2007,27(7):7-8.
[21]刘良丽,欧江琴,李源清.咳嗽变异型哮喘病辨治心得[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20-21.
[22]舒兰,欧正武.欧正武教授诊治小儿久咳临证经验述要[J].中医药导报,2006,12(1):22-23.
[23]李会霞.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医证治[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4):222.
[24]谭艳,陈立翠.谈补肾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中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3(2):65-68.
[25]易俊忠.用中医哮喘理论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J].江苏中医,1999,20(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