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190例肺炎患儿发热特点回顾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0  浏览次数:489次

  作者:刘明涛, 黄伟, 吴振起, 王雪峰 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刘明涛);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黄伟,吴振起,王雪峰)

  【摘要】 目的 总结肺炎患儿的发热特点。方法 对190例肺炎患儿的发热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0例肺炎发热患儿入院时平均发热时间80.36 h,约3.35 d;发热患儿中有学龄前儿童101例(53.2%);多以咳嗽为首发症状95例(50.0%);以细菌感染者为主,共124例(65.3%);患儿既往以反复肺炎28例为最多,16例有过敏史。结论 肺炎患儿的发热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以细菌感染为主,且发热多不为首发症状。患儿既往的过敏情况与发热的相关性不明显。

  【关键词】 肺炎/诊断; 发热/病因学; 咳嗽; 儿童

  肺炎是不同的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肺炎喘嗽”。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小儿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肺炎患儿约有1.56亿,其中1.51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约有2 100万,国内每年死于肺炎的5岁以下患儿约有7.4万[1]。故加强对本病的了解与防治十分重要。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的“热、咳、痰、喘”四大主症之首,亦是温热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2]。为总结肺炎患儿的发热特点对本院儿科收治住院的以发热为主症的190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04/20110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肺炎患儿190例,其中男106例,女84例,男女比例约为1.3∶1;年龄1~14岁,平均5.02岁;病程3~22 d,平均7.43 d。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肺炎的诊断标准[3]。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2)年龄1~14岁。

  1.4 排除标准

  (1)重症肺炎合并脓胸、脓气胸、肺大泡、呼吸衰竭,循环系统见心肌炎、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及微循环障碍;(2)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儿。

  1.5 观察指标

  肺炎发热患儿的入院时平均发热时间、年龄分布特点、首发症状、既往史、过敏史及病原学检测情况。

  1.6 病原检测方法

  在住院当日或次日取患儿血清,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ELISA法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所有操作均制定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

  2 结果

  2.1 发热时间

  190例肺炎发热患儿入院时最短发热时间为2 h,最长发热时间约14 d,平均发热时间为80.36 h,约为3.35 d。

  2.2 发热患儿年龄分布

  1~3岁61例(32.1%),~7岁101例(53.2%),~14岁28例(14.7%)。

  2.3 肺炎发热患儿首发症状

  见表1。表1 肺炎发热患儿首发症状首发症状,n(%),首发症状,n(%)发热,18,(9.5),发热与气促同时,2,(1.1)咳嗽,95,(50.0),咳嗽与气促同

  2.4 既往史

  反复肺炎28例(14.7%),湿疹20例(10.5%),哮喘11例(5.8%),过敏性鼻炎1例(0.5%),闭塞性支气管炎1例(0.5%),麻疹1例(0.5%)。

  2.5 过敏史及过敏原检测结果

  有过敏史者16例(8.4%);入院后过敏原检测结果:食物组过敏2例(1.1%),吸入组过敏3例(1.6%);单纯总IgE阳性者8例(4.2%)。

  2.6 肺炎发热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

  见表2。表2 肺炎发热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

  3 讨论

  发热本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一般来说,产热与散热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使体温维持在37 ℃,每日体温差不超过1 ℃。任何原因引起的产热大于散热,都将引起体温升高,即称之为发热。西医认为发热与各种病原体感染、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及环境因素等多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多因感受六淫、温热疫毒之气,或情志不舒,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外感温热病后期,邪恋正虚、久病伤正所致。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症状之一。肺炎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稽留热[5]。本研究显示肺炎患儿的发热时间长短差异性较大,入院时平均发热时间80.36 h,约3.35 d;在3个年龄段中,发热多见于学龄前儿童101例(53.2%)。中医认为外感发热是机体正邪相争的必然结果。小儿“脏腑娇嫩”“肺常不足”,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易于发病,加之小儿体属纯阳,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寒证也容易转化为热证。尽管肺炎以婴幼儿为多发[5],但此期小儿元气不足,尤在半岁之后,从母体所获得的抗病能力下降,正气不足,正不胜邪,一些患儿发病可不伴有发热。而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发育已接近成人,有较强的抗病力,故发热患儿例数较少。学龄前儿童虽有一定的抗病力,但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所以肺炎发热患儿多见于此期儿童。

  从热、咳、气促等主症总结肺炎发热患儿首发症状。本研究显示以咳嗽为首发症状的肺炎患儿最多,有95例(50.0%);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肺炎患儿较少,仅有18例(9.5%);以发热与咳嗽同时发病的患儿为51例(26.8%);而无以喘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外邪侵袭,由口鼻或皮毛而入,首犯肺卫,肺气上逆则咳,故咳嗽常先于其他主症出现;肺失宣降,郁闭不宣,正邪相争则化热;热灼津液成痰,阻于气道,从而出现气促、痰鸣等症。可见,发热多不是肺炎患儿的首发症状,而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发热、咳嗽和气促同时发病的患儿有19例(10%),考虑小儿肺娇易病,如若邪毒直中于肺,起病急重,则发热、气促等症同时出现。

  从病原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组肺炎患儿发热以细菌感染为主要感染因素,而单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平均时间最长。2004年美国的报道显示,154例CAP患儿的病原学调查,60%为细菌感染[6]。另有文献报道,细菌是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体[7]。所以临床治疗上应重视细菌感染。本研究显示肺炎发热患儿以既往患反复肺炎者最多。近年来较多的医学研究表明,反复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基础疾病,也可能与免疫球蛋白功能受损[8,9],细胞免疫力降低,使小儿的抗病力下降有关,故既往有反复肺炎的小儿患肺炎后更易出现发热。本组病例的过敏史及过敏原检测情况显示,其结果与发热的相关性尚不明显。由于样本量较小,临床观察病例资料收集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证实。

  【参考文献】

  [1] Rudan I,Boschi-Pinto C,Biloglav Z,et al.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childhood pneumonia[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8,86(5):408416.

  [2] 吴金勇,周朋,刁娟娟,等.李燕宁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发热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2):130131.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51191.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5] 王雪峰,王建玲,姬承武,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078.

  [6] Michelow IC,Olsen K,Lozano J,et al.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J].Pediatrics,2004,113(4):701707.

  [7] 杨会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07,30(8):7273.

  [8] 薛莲,丁周志,董淮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特点[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1):5758.

  [9] 周兴燕,刘俊静.小儿反复肺炎病因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1):151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