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2-04-10 浏览次数:475次
作者:王晓燕, 武琪琳, 张艳梅, 刘娟, 许晓强, 郑宏, 韩雪, 陈丽芸 作者单位:450007 郑州,郑州市中医院儿科(王晓燕,武琪琳,张艳梅,刘娟,许晓强,陈丽芸);450000 郑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郑宏);450053 郑州,郑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韩雪)
【摘要】 目的 观察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1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熏洗组113例,温水浴组103例,中药口服组105例。各组均口服利巴韦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风寒煎剂熏洗、温水浴、口服风寒煎剂饮片。疗程2 d,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熏洗组总有效率为97.3%(110/113),温水浴组84.5%(97/103),中药口服组96.2%(101/105),中药熏洗组、中药口服组疗效优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熏洗组与中药口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退热时间,改善伴随症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发热/中医药疗法; 感冒/治疗; 风寒煎剂/治疗应用;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儿童
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婴幼儿期最为多见。给予解热镇痛药可很快降低体温。中药熏洗是使用药物的煎汤熏蒸、淋洗患者体表某一部位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其借助药力热力,透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可弥补内治之不足,内外合治,相得益彰,并可保持中医辨证加减用药的特点。笔者对于发病之初属风寒外感的发热患儿采用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并与温水浴及口服风寒煎剂对比观察,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来自郑州市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201001/201106的门诊外感发热(风寒型)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熏洗组113例,温水浴组103例,中药口服组105例。3组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3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3组患儿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感冒(风寒束表)的诊断标准[1]。主症:发热恶寒。次症: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声清扬,无汗,肢体疼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1.2.2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发热的诊断标准[2]。全身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痛。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声嘶、流泪。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2)体温在37.5~40.9 ℃,年龄6个月至6岁,病程在48 h以内者;(3)受试者本人及或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程中,兼有发热症状者;(2)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3)精神疾病患者;(4)哮喘患者;(5)过敏性体质者;(6)有大范围感染性病灶并已化脓破溃者;(7)软组织损伤48 h内;(8)出血性疾病患者;(9)感觉功能损伤、意识不清者;(10)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和(或)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或有其他证据明确为细菌或支原体感染者;(11)对利巴韦林或布洛芬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药物治疗
各组均口服利巴韦林片(华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5002)10 mg/(kg?d),每日3次,疗程2 d。
1.5.2 中药熏洗组
在口服利巴韦林基础上,进行风寒煎剂药浴,药物组成:桂枝40 g,羌活30 g,柴胡20 g,川芎15 g,炒白芍10 g,炙甘草5 g(6个月至3岁用1剂,>3岁用2剂)。药浴操作:(1)药物准备:将药物用清水2 000 mL浸泡0.5 h,武火煮沸后5 min滤汁,滤出药液。再加2次热水,每次2 000 mL,煎煮至沸腾,滤出药液。然后加水稀释成1%的浓度及38~39 ℃的温度,盛放在铺好一次性塑料隔膜的适当大小的浴盆中。(2)操作程序:让患儿进入浴盆,年幼儿可使用沐浴床,保持卧位;年长儿坐位置于药液中。先进行全身药浴,对不能浸泡入药液的部分进行淋浴,5 min后进行重点部位的擦浴,擦浴部位为腰背部和下肢外侧后缘,按照从头到脚的方向擦洗。洗浴过程中注意药液温度,如达到所需温度的低值即续入第2、3煎的药液至所需温度范围。每次15~20 min,以汗出为度。药浴结束后,以37~38 ℃清水淋洗全身。毛巾擦干后浴巾包裹置药浴室床上。每日洗浴1次,每次药浴15~20 min,以汗出为度,疗程2 d。
1.5.3 温水浴组
在口服利巴韦林的基础上,进行温水浴,38~39 ℃温度的清水2 000 mL。每日洗浴1次,每次15~20 min,以汗出为度,疗程2 d。
1.5.4 中药口服组
在口服利巴韦林基础上,口服风寒煎剂饮片,饮片成分同风寒煎剂熏洗方,剂量为其1/4。将中药饮片用清水500 mL浸泡0.5 h,武火煮沸后5 min滤汁,加水200 mL再煎沸5 min滤汁即可服用。6个月至1岁每日50 mL,~3岁100 mL,~6岁200 mL,分2次饭后温服,疗程2 d。
1.5.5 合并用药的规定
(1)两次治疗之间,体温>38.5 ℃者,可应用布洛芬(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225352,100225331)0.1 mL/kg退热,3~4岁每次4 mL,~6岁每次5 mL。(2)高热惊厥者可应用安定(地西泮)针抗惊厥,赖氨匹林针(海南美好西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0201)20 mg/kg退热。
1.6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降温起效时间、体温反复次数、体温反复强度、体温反弹时间、完全降温时间及症状体征改变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
1.7.1 总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治疗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腋温37 ℃,不再回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积分值减少≥95%;(2)显效:治疗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值减少≥70%;(3)有效:治疗48~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值减少≥30%;(4)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积分值减少<30%[3]。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2 发热疗效评价方法
(1)降温起效时间:自熏洗开始计时,每30分钟测量1次,体温降低≥0.5 ℃为起效;(2)体温反复次数:每次治疗后24 h内体温反复(≥37.5 ℃)的次数;(3)体温反复强度:每次治疗后24 h内最高体温;(4)体温反弹时间:首次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又复升的时间;(5)完全降温时间:体温完全降至正常,观察24 h不再回升。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多样本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治疗前后各时段体温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表2结果说明,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熏洗组、中药口服组疗效优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熏洗组与中药口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起效时间、反弹时间、完全降温时间比较
见表3。表3 3组起效时间、反弹时间及完全降温时间比较表3结果说明,3组起效时间、反弹时间及完全降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中药熏洗组与温水浴组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明显早于中药口服组起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熏洗组比温水浴组、中药口服组反弹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中药口服组优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组和中药口服组完全降温时间均明显短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熏洗组比中药口服组稍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3组体温反复次数和反复强度比较
见表4。表4 3组体温反复次数和反复强度比较表4结果表明,治疗后第1、2天3组体温反复次数和反复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第1天治疗后,中药熏洗组体温反复次数和反复强度低于温水浴组、中药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中药口服组体温反复次数少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治疗后,中药熏洗组与中药口服组体温反复次数和反复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低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3组治疗前后各时段体温比较
见表5。表5 3组治疗前后各时段体温比较表5结果表明,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比较,重复因素(测定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因素(测定时间)与分组间无交互作用(F=1.824,P>0.05)。
2.5 安全性
321例患儿治疗前后均检测心率、呼吸及检查血常规,38例患儿做了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因治疗导致的异常改变。有5例在用药后出现点状红疹,考虑与药物过敏有关,但不能确定是何种药物,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消退。
3 讨论
小儿外感发热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范畴,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4]。目前国际上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以休息、对症处理和预防并发症为主,发热超过38.5 ℃主张给予解热镇痛药,但因病毒未得到有效控制,体温大多在数小时后会重复升高,患儿体温反复波动,使很多家长焦虑不安,致使抗生素的滥用时常发生。研究显示抗生素治疗不仅不能减轻感冒的症状、缩短病程,并且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又增加了细菌的抗药性[5]。因此简单易行、退热效果好的方法成为临床治疗的迫切之需。祖国医学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上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但中草药煎服步骤麻烦,口味苦,难为患儿所接受。使用中成药制剂,失去了中医辨证加减用药的精髓,疗效逊于传统中药饮片煎剂。
现代医学认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功能外,还具有吸收、渗透、感觉、分泌、排泄等功能,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皮肤分布有大量神经末梢及特殊感受器,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影响附近的接受器,调节神经、体液、循环功能,改善各组织器官的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和修复能力。此外,皮肤的分泌、排泄、代谢功能参与对病体毒素及代谢废物的排除。水的温热作用一方面使毛孔开放促进药物的穿透、扩散,另一方面引起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组织营养及全身功能等更好的发挥机体免疫功能,代谢加快,汗出增多,有害物质排出增加[6]。即中医的开腠理以散邪气,助气化水,通调水道,如《内经》所云之“开鬼门,洁净府。”
中药熏洗属自然疗法的范畴,有绿色疗法之美誉,是中医诸多外治法中的一棵奇葩,源远流长。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载有熏洗方8首,《黄帝内经》中时“其有邪者,形以为汗”,指的就是熏洗疗法。
小儿中药熏洗有其独特性,因小儿肌肤柔嫩,皮肤含水量高、亲水性强,皮肤温度较成人高,皮肤角质层不如成年人发达,皮肤的渗透作用较强,这些都增加了药物的透皮吸收,更有利于发挥药浴疗法的治疗作用。另外,洗浴是小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熏洗可寓洗浴于治疗之中,操作方便,避免了小儿口服药物困难的弊端,易为患儿和家长接受。且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入血,避免了口服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减少了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避免了药物通过肝脏而免遭破坏,同时减少了药物给肝脏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充分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利用率,降低了药物的毒副反应[7]。因此,中药熏洗疗法在儿科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小儿外感发热初起以感受风寒多见,笔者根据中医理论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筛选制定了风寒煎剂的药物组成:桂枝、羌活、柴胡、川芎、炒白芍、炙甘草等。其中桂枝发汗解肌,散寒止痛,药理研究表明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解热镇痛作用,为君药[8];羌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助桂枝发汗解肌退热是为臣;川芎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8],且川芎具有促渗透作用[9];柴胡解肌疏表退热,且为凉性,有佐制他药过于温热的作用,并有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皂苷、甾醇等,具有明显的退热、镇静、镇痛、抗菌作用[8];白芍敛阴和营,有防止他药过汗的作用,并有免疫调节作用,共为佐药[8];甘草调和诸药,尚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的黏膜[8]。诸药同煎,疏通经络,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从而达到祛风散寒,解肌发汗之功。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风寒煎剂熏洗治疗能较快改善外感发热(风寒型)患儿的全身症状,与温水浴相比,能缩短完全降温时间、减少体温反复次数、降低体温反复强度、延长体温反弹时间;且比口服中药起效时间缩短;解决了患儿服用中药困难的问题,患儿依从性好,减少了家长病急乱投医时抗生素的滥用;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减少了胃肠刺激和肝肾损伤。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7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3.
[3] 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93395.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
[5] Arroll B,Kenealy T.Antibiotics for the common cold and acute purulent rhinit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5,3:CD000247.
[6] 孙秀娟,周春祥.药浴疗法作用机理探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5):2526.
[7] 王弘道,缪文丽.内服药外用临床运用心得[J].新中医,2003,2(1):62.
[8]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3,59,76,312,432,463.
[9] 难波恒雄.生药浴剂的研究(一):生药提取物的透皮吸收及透皮促进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