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电图T波改变48例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9 浏览次数:459次
作者:李书彦,谢中国,王建磊,吴婷婷,邓开琴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心电图T波改变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儿心电图T波低平或/和倒置的临床资料。结果:器质性病变36例,占75%,其中心肌炎15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低血钾5例,药物作用3例,中毒3例,心包炎1例,心肌病1例;功能性T波改变12例,占25%,其中β受体功能亢进症9例,过度换气、惊恐3例。结论:小儿T波改变需结合心电图改变特征综合判断,心得安试验有助于鉴别诊断。
【关键词】 心电图;小儿;T波;病因
T波是心室复极顺序发生细微变化的敏感指标,是心电图诊断中常见的变化之一。成人T波改变的病因多见报道[12],有关小儿的报道不多。笔者对我科3年来收治的小儿心电图T波改变48例的病因作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我科住院患儿中有心电图T波低平或/和倒置48例(心律失常伴有的T波改变未列入统计),男27例,女21例,均记录标准12导联。
1.2 方法 详细记录每例病因及其住院期间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可行连续24h心电监护,观察心电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8例T波改变患儿中器质性病变36例,其中心肌炎15例,T波倒置6例,伴有ST段下移及异常Q波3例,随病情改善,T波均在6月~1年内逐渐转为直立;1例心包炎患儿,大部分导联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伴有ST段下移、异常Q波;先天性心脏病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3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均有T波低平或双向,同时伴有R波增高,随着病程的延长,5例T波由双向逐渐转向倒置。心肌病1例,T波低平或双向;低血钾5例,3例表现T波低平,2例双向。药物作用3例,均为洋地黄过量,表现为T波先负后正,波峰在终末部,呈典型鱼钩样改变。中毒3例,2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为毒鼠强中毒,均出现T波低平、倒置,并伴有ST段下移。功能性T波改变12例,其中β受体功能亢进症9例,均有T波低平或双向,主要在Ⅱ、Ⅲ、aVF、V4、V5、V6导联,作心得安试验,所有患儿T波改变均在2h内恢复正常,安静后作对比检查T波均恢复正常。
3 讨 论
T波是由心室复极过程产生的电位变化而形成的,心室肌复极需要心肌细胞代谢和一系列离子转运来完成。小儿T波低平或/和倒置通常是由心肌缺血等器质性疾病引起,也有一部分健康小儿亦可有功能性T波改变。本组资料中器质性T波改变36例,占75%,原因为:①心肌炎,为小儿最多见的器质性T波改变原因;②先天性心脏病,为儿童时期常见的T波改变的原因;③电解质紊乱,其中低血钾最常见;④药物作用,洋地黄制剂过量常见;⑤中毒,小儿识别危险能力不足,很易发生中毒;⑥其它如心包炎、心肌病等。本组功能性T波改变12例,占25%,原因为:①β受体功能亢进症,为儿童功能性T波改变最多见者;②过度换气、惊恐等。
区分器质性和功能性T波低平或/和倒置在临床上甚为重要。结合本组资料提出如下鉴别要点供参考:①功能性T波改变以T波低平多见,T波倒置者较少,本组12例功能性T波改变中,均表现为T波低平或双向,无T波倒置。②一般Ⅰ、V5、V6导联出现T波改变临床意义大,而Ⅱ、Ⅲ、aVF、V1~V3导联出现T波低平者功能性居多,在功能性改变中,很少在V4~V6导联出现T波倒置。本组9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中,主要表现Ⅱ、Ⅲ、aVF、V5导联T波低平,未出现V4~V6导联T波倒置。③T波改变同时伴有QRS波或/和ST段异常、R波增高、异常Q波应考虑存在器质性病变。本组资料中有4例心肌炎、1例心肌病患儿ST段下移伴异常Q波,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均伴有R波增高。④动态观察T波变化,器质性心脏病患儿T波形态可随原发病的恢复或加重出现逐渐演变过程。本组15例心肌炎患儿均在6月~1年T波逐渐转为直立,而4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者随着病程延长,T波由双向逐渐转为倒置;对于过度换气、惊恐等致T波改变,安静后即可恢复正常。⑤心得安试验有助于鉴别器质性和功能性T波改变。β受体功能亢进症在小儿并不少见[3],易误诊为心肌炎,心得安试验是鉴别两者的可靠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兰. T波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的探讨[J]. 实用医学杂志,2005,12(8):20612062.
[2]梁德才,朱红宇,万颖. 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5,14(2):117118.
[3]金胜利,吕进泉.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心电图改变[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12(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