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2-04-09 浏览次数:417次
作者:周官明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41)
【摘要】 运用推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泄泻60例,结果全部治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具有有效、简便、安全的优点,附案例3则以资验证。
【关键词】 小儿泄泻,推拿,体会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久泻不愈可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笔者根据患儿的病因、临床症状辨证分型,给予推拿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小儿泄泻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月,最大4岁;病程1 d至6月以上;排便次数每日3~5次,甚至每日10次以上,粪质稀薄或如水样。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20次。
1.2治疗方法
1.2.1寒湿泄泻
治则:温散寒湿,健脾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分手阴阳、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2湿热泄泻
治则:清热利湿、理中止泻。处方:清脾经、清大肠、清小肠、分手阴阳、清天河水、退六腑、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3伤食泄泻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止泻。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清大肠、分手阴阳、摩腹、揉天枢、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4脾虚泄泻
治则:健脾益气、温中止泻。处方:补脾经、揉板门、补大肠、分手阴阳、推三关、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
1.2.5脾肾阳虚泄泻
治则:健脾补肾、温阳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补肾经、分手阴阳、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擦八髎,久治不愈加揉止痢、拿肚角。每日治疗1次。慢性泄泻患儿,病久体虚,在治疗过程中或有反复,应在饮食、大便恢复正常后,改为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巩固疗效,以防反复。患者暂停或减少牛乳、鱼、肉、蛋等食物,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1]
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指标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临床检验指标正常。未愈:大便及其他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2结果
经治疗60例患儿全部痊愈,治愈率100 %。
3病案举例
案例1赵某,女,2岁。泄泻6月,大便稀薄,排便每日3~6次,每遇饮食不当泄泻更甚。查体: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纳呆,苔薄白,脉缓弱。证属脾虚泄泻。经上述推拿疗法治疗3次,大便成型。继续治疗3次,大便、饮食正常。改为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痊愈。
病例2马某,男,1岁。大便每晚10余多次,稀薄如水样,色淡不臭,鼻塞流清涕,无发热,苔薄白,脉浮。证属寒湿泄泻。推拿治疗1次,泄泻止,次日复诊续治1次,痊愈。
病例3王某,男,3岁,泄泻2月余。2月前患细菌性痢疾,经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粪便细菌培养(-)。现大便溏薄,每日5~6次,面色苍白,消瘦,神疲倦怠,四肢不温,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肾阳虚泄泻。治疗10次,症状改善不明显。加揉止痢、拿肚角,治疗3次,大便成型。继续治疗3次,大便正常。去揉止痢、拿肚角,改隔日治疗1次,经治疗3次后痊愈。
4体会
婴幼儿由于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胃虚弱,感受外邪,伤于乳食,均可导致脾虚湿盛,运化失司发生泄泻。故《幼幼集成》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泄泻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泄泻日久迁延不愈,则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以健脾化湿止泻为基本治疗方法,取穴补脾经、补大肠、分手阴阳、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根据不同证型、治则配伍相关穴位。以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温阳散寒,清脾经、清大肠、清小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利湿,揉板门、清大肠、摩腹、揉天枢助运行滞,补脾经、补大肠、揉板门、推三关、摩腹健脾温中,补肾经、擦八髎温补肾阳。通过推拿手法治疗,促进脏腑气血循行,平衡脏腑阴阳,增强脏腑调节机能,恢复脾胃正常的运化和升清降浊的功能,从而恢复小儿正常的消化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小儿泄泻患者脾胃虚弱,治疗期间控制饮食能减轻脾胃负担,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更有利于治疗康复。实践证明,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