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6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30 浏览次数:440次
作者:刘大虎,李俊 作者单位:湖北,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小儿
儿童是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 tomegalovirus,HCMV)原发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儿童多器官的损伤。2005年至2009年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共收治6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周12例,3~12周40例,>12周16例;临床表现单纯CMV感染肝炎30例(44.7%),CMV肺炎9例,CMV心肌炎12例,CMV脑炎3例,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12例(其中颅内出血7例、脑发育不良1例、脑积水3例、视神经损伤1例),有血液系统疾病10例(其中溶血性贫血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营养性贫血4例),本组出现全身感染47例(69.1%),以肝脏损害合并其他系统损害多见,其中伴心肌损害9例,伴血液系统损害6例,伴呼吸系统异常10例,伴神经系统损害8例,本组出现先天缺陷15例(22.2%),其中腹股沟疝5例,脐疝2例,喉喘鸣2例,脑发育不良1例,脑积水3例,多囊肾1例,胆管闭锁1例。
1.2 治疗 所有病例均用更昔洛韦(GCV)5 mg/kg,静滴,依病情诱导阶段,1次/d,持续2~3周。维持治疗1次/d,连续5~7天,如反复再次诱导治疗,同时治疗过程中亦加强支持对症处理,如肝炎时,护肝,退黄,降酶等,有肺炎时氧疗,通过以上治疗,临床HCMV IgM(-)率达73.5%(50例)。
2 讨论
CMV感染是小儿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研究人员调查人CM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发现与西方人群相比,最显著增加的流行人群系北非和亚洲,且常见于围生期,我国是CMV感染的高发地区,一般人群抗体阳性率为86%~96%,孕妇为95%左右,儿童至周岁时,抗体阳性率已达80%左右,近几年CMV感染逐渐引起重视,按照《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标准,根据发病时间分3组:生后2周内发病为先天感染组,3~12周发病为围生期感染组,12周以上发病为生后感染组,本组发病大多于3~12周,故围生期感染居多。可能原因:(1)新生儿CMV感染90%为无症状的亚临床型;(2)目前我国母乳排毒率为13.3%~18.2%,这些乳汁排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播给婴儿,而乳腺内病毒活化增殖的高峰在产后2~13周,因此积极对新生儿进行CMV的筛查并有效切断母婴传播途径是非常必要的,本组患儿以肝脏损害为多,大多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血清肝酶轻-中度升高,这与文献报道肝脏是CM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相一致,本组中CMV肺炎7例,多无发热、气促、咳嗽为主要症状,体征少,X线显示肺间质病变为主,神经系统损害在本组病例中表现多样,其中颅内出血不少见,考虑CMV感染常累及肝脏,并肝功能异常,并可致维生素K吸收不良,活性受抑制,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辅酶,缺乏上述因子,凝血活酶活性丧失,造成自发性失血,故临床上若有颅内出血病例应及时排除CMV感染所致,CMV严重感染时有多系统、多器官受损,本组病例大多数在肝脏受累基础上出现上述症状的多种组成形式,以黄疸及肝脾肿大为常见,伴有心肌酶明显增多或有血小板减少,所致淤斑,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脑脊液蛋白增高等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幸存有非神经损害多可恢复,但神经性损害常不可逆,故应随诊CMV患儿脑功能情况,CMV感染还可致畸,本组以腹股沟疝最为多见,其他如脑病、脑积水、胆管闭锁表现不一,CMV感染可引起患儿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特别是对围产期小儿,故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建议应对所有新生儿进行CMV的生后筛查,对母孕期进行CMV感染的检测,以便有效预防CM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