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26例报道
发表时间:2011-09-09 浏览次数:433次
作者:蹇琼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人民医院,贵州盘县
【摘要】目的:重视对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认识及预防。方法:2002年2月~2007年5月收住我院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儿平均日龄22.5 d,男16例,女10例,母乳喂养20例,出血部位在胃肠道、颅内、皮下、注射部位等。结论:随着初生婴儿肌注维生素K之后,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相对增多,主要高发人群为母乳喂养婴儿,颅内出血多见,预后不良,幸存儿常遗留有后遗症,应预防此病的发生。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出血 婴儿
A report on 26 cases of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JIAN Qiong, ZHANG Jun, FENG Qil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anxian, Guizhou Province, Guizhou Panxian 553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phylaxis of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Methods:26 cases with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se infants were 22.5 d and among them, 20 cases were breast feeding. The bleeding parts include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racalvarium, subcutaneous tissue and injection site. Conclusions: The infants fed by breast are more prone to suffer from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s the main type and often with unfavourable prognosis. The survivals usually are followed by lingering effects. So we should take mor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Key words]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Hemorrhage; Infants
1999年英、德、加、荷四国儿科代表国际出血与血栓协会附属儿科委员会对与维生素K有关的新生儿出血症进行了正式命名,建议用术语“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取代以往的“新生儿出血症”[1]。并定义了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概念,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1]。分为早发型、经典型、晚发型。晚发型引起的颅内出血是造成婴儿伤残的原因之一。现对2002年2月~200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6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小10 h,最大56 d,平均日龄25.5 d;足月儿20例,早产儿6例;母乳喂养20例,混合喂养3例,牛乳喂养3例;早发型2例(消化道出血1例、脐残端出血1例),经典型8例(消化道出血5例,合并皮肤淤癍2例;针刺“马牙”致牙龈出血1例,注射部位出血2例),晚发型16例(消化道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外耳道及鼻腔出血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儿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呕血、便血)16例,脐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合并皮肤淤斑2例,注射部位出血2例,针刺“马牙”致牙龈出血不止1例,外耳道及鼻腔出血1例,脑疝1例。本组试管法凝血时间15~30 min;血红蛋白50~125 g/L 12例,红细胞计数(1.8~5.0)×109/L 12例。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时即给予维生素K1 5 mg、酚磺乙胺0.25 g静脉注射,1次/d,连用3~5 d;新鲜冰冻血浆25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出血严重时可给予立止血,合并贫血者输新鲜血10~20 mL/kg。胃肠道出血者暂禁食,静脉营养。根据伴随症状对症给予吸氧、止惊、降颅压等治疗,同时保证热量的供应。
2 结果
26例患儿治愈18例,其中早发型2例及经典型8例均治愈;晚发型治愈8例,好转4例(住院2~3 d后病情好转自动出院),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例,脑室内出血出现频繁抽搐窒息死亡1例)。
3 讨论
个人认为,新生儿出血症概念不准确,因为新生儿出血症晚发型有部分病例在新生儿期后出现(28 d以后,本组病例有10例在新生儿期后出现),和儿科学对新生儿分期的定义相抵触,故概念称为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更为准确。本病的特征为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导致的自限性疾病,根据发病年龄段不同分为早发型、经典型、晚发型。早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发生于生后24 h以内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新生儿出生1~7 d内发生的出血,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出生后8 d,即超过了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年龄段(1~7 d)发生的出血[1]。本组26例患儿即以此分类。早发型多见于生后24 h内发病,常见于孕母使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可表现为头颅血肿、颅内、胸腔、腹腔内出血,但本组早发型2例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及脐残端出血。经典型多于生后2~3 d发病,常见的出血部位为脐残端、胃肠道(呕血或便血)、皮肤受压及穿刺处,一般为少量及中等量出血,多为自限性,1周后出血者极少。晚发型多见于1月后发病,与某些因素如长期腹泻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肝胆疾患和母乳喂养等有关,颅内出血多见,做头颅CT及头颅超声检查可以明确颅内出血的部位、程度,预后不良,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本组26例中发病年龄都在3个月内。实验室检查多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正常,也可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血中凝血酶原前体蛋白[2],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是诊断的金指标,即使补充维生素K数日,PT正常后,仍可检测到凝血酶原前体蛋白[1]。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胎儿的维生素K要靠自身合成。由于胎儿肝功能不成熟,出生时肝内维生素K贮存量亦低,早产儿尤甚。(2) 人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远低于牛奶中的含量。母乳喂养者,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牛奶喂养者的15~20 倍。(3) 维生素K可由肠道细菌合成,其吸收需依赖胆汁的存在。新生儿初生时肠道无菌,奶量不足,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新生儿的胆汁中胆酸含量低(尤其是早产儿) ,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4) 其它继发因素如:母体产前使用过抗凝剂、抗癫痫药、抗结核药等,可发生与维生素K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要避免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生,就要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寻找致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以去除病因。在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颅内出血,积极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降低死亡率。
从本组26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分析,纯母乳喂养16例,占80%,而且大部分患儿来自农村等医疗条件较差的欠发达地区,有些患儿出生时未肌注维生素K1。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有15 μg/dL,为牛乳的25%。母乳喂养儿肠道内主要为乳酸杆菌,合成维生素K少,致内源性维生素K产生不足[3],如合并有感染及使用抗生素后,则加速了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2例牛乳喂养儿有口服抗生素病史,抑制肠道细菌维生素K合成。其余2例病因不明。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大部分患儿遗留有后遗症。因此,预防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对于减少婴儿伤残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建议在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1 mg。但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曾认为肌注维生素K1可能增加白血病和癌症的几率,主张口服维生素K1 1~2 mg,后经多年对照观察证实,维生素K1无论肌注或口服均未增加癌症发病率,而口服维生素K1却有引起晚发型维生素K出血者,因此,仍主张以肌肉注射为妥[4]。另外可以通过母亲口服维生素K以提高乳汁维生素K水平,而达到预防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目的。预防方法是:新生儿出生时口服维生素K1 1mg,之后每周1 mg,共12次[1]。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出院前或满月时再肌注1次维生素K1,以减少晚发型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会丰, 王卫平. 认识和警觉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J].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1): 56.
[2] 乔惠民, 傅惠敏.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临床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1, 20(2): 4748.
[3] 刘文臣, 白 薇. 孕妇口服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4, 6(6): 523524.
[4]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