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副鼻窦炎-支气管炎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5 浏览次数:381次
作者:马正民 作者单位:西安北环医院,陕西 西安
【摘要】 目的:探讨现阶段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为避免误诊漏诊及早诊断和治疗做依据。方法:没通过43例该病儿童从年龄、性别、场所、病原学,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及疗效观察统计。结果:年龄5岁~14岁,女多于男,43例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发烧(100﹪),中期43例均有下呼吸道症状,鼻窦炎症状不明显,仅28 例有上颌窦处压痛 23例家族中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史。胸片示节段性肺炎6例,其中3例有少量积液,余37例胸片支持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诊断 瓦氏位、柯氏位片提示31例上颌窦炎,12例有筛窦炎与上颌窦炎同时存在,其中14例并额窦发育不良。支原体培养+抗体13例阳性,心肌酶谱+肌钙蛋白8例阳性,15例心电图有异常。结论: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近年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学龄前期,学龄儿童多发,有遗传倾向,群居为主。致病微生物发生了变化,支原体已上升为主要的病原体,且伴有多系统损害,不仅仅限于呼吸系统。
【关键词】 肺炎,副鼻窦炎,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
儿童肺炎[1]和副鼻窦炎[2]在临床并不少见,但两者同时存在一个患儿身上,又称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3]却鲜有报道。笔者经过两年多临床观察发现这一综合病症有增加趋势,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故有必要将我院儿科43例该类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与儿科同仁共同探讨。
1 临床资料
43例患儿来源我科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全部符合鼻窦-支气管炎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在5岁~14岁之间,男女之比1:1.4,病期在2 d~20 d之间,平均7 d~8 d.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34例,夏秋季节9例,地点均在幼儿园大班、学校,幼儿园大班15例,2年级2例、3年级3例、4年级7例、5年级4例、6年级7例、初中生5例,其中23例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家族史,全部病例来源于本地区2个托儿所,3个学校10个班级.临床表现100 %发烧,程度不一,3 d~5 d后才出现咳嗽,22例呈阵发性痉挛性串咳,咳嗽伴有气喘,口周发绀者10例,且有粘痰不易咳出,以晨起及夜间为甚.15例伴有头痛头昏,鼻腔通气不畅,12例有心慌气短呼吸困难,7例伴有胸痛胸闷,8例伴有不同程度呕吐、腹痛、腹泻,17例咽痛伴扁桃体II°肿大,充血,5例有脓苔,28例有上颌窦处压痛。43例在中期肺部均可闻及痰鸣,水泡音和(或)喘鸣,6例可闻及管状呼吸音,3例闻及胸膜摩擦音。辅助检查;WBC计数31例在4.0×109/L~12×109/L之间,3例在2.5×109/L~4.0×109/L之间,9例﹥12×109/L,中性粒细胞55 %~78 %。支原体培养+支原体抗体(IgM)阳性13例,C-RP5例阳性,TB-LgM 、PPD试验均为阴性,红细胞沉降率 5例升高,心肌酶谱+肌钙蛋白8例阳性,鼻窦瓦氏位,柯氏位片31例为上颌窦炎,12例并存筛窦炎与上颌窦炎,14例额窦气化不良(均见于9岁以下患儿),胸片6例为节段性肺炎,(其中3例合并胸腔少量积液),余37例胸片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心电图15例有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3例有室上性期前收缩,4例有I°房室传导阻滞,3例II°,1型窦房阻滞。本组病例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规范应用III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卓立佳或铃兰欣+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同时给改善微循环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如:丹参+维生素C+果糖等)佐以对症支持,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局部超短波、微波、雾化吸入和鼻腔滴药,疗程2周~3周,仅6例鼻窦片提示有上颌窦围绕窦壁带状密度增高影像外,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 23例有鼻炎鼻窦炎家族史的患者,继续服用鼻窦炎冲剂3个月 。随访1 a有4例复发均由家族史。
2 讨论
肺炎当今仍然是儿童最常见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也是目前引起儿童死亡的最常见的主要病种之一,人们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儿童副鼻窦炎认识肤浅,没有给予较多的关注,尤其是对有鼻窦炎或鼻炎的家族史的肺炎患儿,忽视其易伴有鼻窦炎的可能性,即副鼻窦炎-支气管炎综合征的存在,没有给予规范系统的检查治疗,造成病情迁延不愈,后期常演变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并发类淀粉变性等退行性疾病[4]。本病早在20世纪初就有报道,此后临床上发生此种疾病的病例是屡见不鲜的,而国内此病报道却较少见,尤其是在副鼻窦炎合并小儿肺炎,两者同属于呼吸道病征,一个在上呼吸道,一个在下呼吸道,但是其发病机制可能同出一辙,根据小儿科有关调查发现不能否认某种致病因子确能同时损害整个呼吸道器官的可能性[4]。儿童时期呼吸道仍然处于未完善成熟阶段,尤其是副鼻窦发育不全,且窦口相对较大,感染易经窦口侵入鼻窦腔[5]。加之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仍有缺陷,很难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容易造成感染,且扩散到整个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等,从而引发了本征,典型例证,如后鼻滴流综合征(PNDS)[6]。也有认为先有肺部的炎症,久而久之炎症蔓延及副鼻窦,也有同时发生之说,认为致病因子同时侵犯了副鼻窦和肺部,并强调了此类患者有易患本症的体质性因素。文献报道由额窦发育不全所引起的占本症总数的32﹪[4],与本组病例(9例)额窦气化不良或部分气化是一致的。过去病原体多为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5]。现在多为革兰阴性菌的条件致病菌或支原体、衣原体、鼻病毒、扁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因本院条件有限,不能做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对病因学诊断依据欠充分,有待借上级医院来支撑,但有必要向儿科同仁通报.本病的临床特点:(1)好发于学龄前期、学龄期,女多于男部分有鼻炎或鼻窦炎的家族史。(2)急性起病,大多早期不同程度发热,全身症状重。(3)呼吸道症状与体症不相符,年幼儿童多为痉挛性阵发性咳嗽伴哮喘,年长儿童阵发性串咳,少部分伴有气喘。(4)鼻部症状早期缺如,仅有上额窦处压痛或柯氏位、瓦氏位片提示副鼻窦壁黏膜急性可见增厚,有分泌物潴留时可见窦腔密度增高,而且有液平,以上颌窦多见。胸片可见大片状阴影(年长儿)或网状阴影或点片状阴影(年幼儿)或胸腔积液等。(5)而且多易并发系统损害(心脏、血液、消化系统)。(6)血象大多不高,中性粒细胞升高。(7)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支原体感染,这与本例13例支原体感染报道一致。而且临床经过与支原体肺炎的经过基本一致。(8)治疗采取多种抗生素足量联合应用,长疗程.采取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中西医治疗相结合.有条件做病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确定治疗方案,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疗效。通过43例临床分析,以往我们只注重肺炎的治疗,忽视了对副鼻窦炎的治疗,错误地认为儿童很少患副鼻窦炎,尤其忽视两者同时存在,即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结果临床上走了些弯路,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在看来这种疾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有鼻炎鼻窦炎史及家族史的患儿。会严重影响小儿今后的健康发育及生活质量,值得儿科同仁的高度重视,同时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搞清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规律,制定出针对该病有效合理的方案,为儿童健康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晓明.临床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47-577.
[2] 宋晓明.临床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37-538.
[3] 张永增.内科综合病征[M].辽宁科技出版社,1980,9:3-4.
[4] 陈 萍.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4:393.
[5] 冯益真. 实用小儿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科医大出版社,2006,2:276-277.
[6] 王茂贵,王宝西.现代儿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