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1 浏览次数:415次
作者:周玲,潘家华 作者单位: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摘要】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原学情况。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疑似MP感染的患儿采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IgM滴度。结果 <1岁MP-IgM阳性率最低(5.15%),冬春季节为MP感染的高峰期,男、女患儿M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可累及心、肝、肾、胃肠道、血液等多种肺外器官。结论 MP是儿童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儿童,监测,分析
An analy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 Zhou Ling,Pan Jia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nhui Provinical Hosital, Hefei 230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infection in chilren.Methods Conducted sing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to detection of anti-mycoplasma pneumonia antibody in children who visit our hospital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during 10/2007~10/2008 and were suspected with infected from MP.Results Positive incidence is the lowest in less than one year old (5.15%). The peak season for MP is winter and spring.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patients with MP infection. The MP infection could often involving other organs besides lungs such as heart, liver, kidney, gastrointestinal and blood et al.Conclusion MP is one of primary pathogen of infections in children. The age of children getting infected with MP is getting younge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essential. [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e;Children; Monitoring; Analysis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亦可导致心、肝、肾、胃肠道、脑、血液等肺外各种器官损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变迁,MP感染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据文献报道我国MP感染率在流行高峰期可达33%~35%[1],国外可高达50%[2]。MP感染的发病率由于患儿的年龄、地区、发病季节以及是否流行年各地区报道差异较大,过去认为MP感染多见于5岁以上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近年来好发年龄有提前趋势。为了解MP感染发病特点,我们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就诊疑似MP感染的患儿进行MP抗体检测,并对所得资料作一系统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疑似MP感染的患儿1187例,其中男745例,女442例,年龄为1天至14岁,其中~1岁291人(男182例,女109例),~3岁236人(男156例,女 80例),~5岁240人(男149例,女91例),~14岁420人(男258例,女162例),进行肺炎MP抗体(MP-IgM)检测,共发现阳性377例(男147例,女105例),阴性810例。
1.2 实验方法 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抽取患儿外周血,离心取血清采用日本富士MYXO-Ⅱ试剂盒测定MP-IgM抗体,结果判定滴度>1∶80者为阳性。
1.3 主要临床表现 252 例阳性患儿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其中肺炎67例,支气管炎51 例,上呼吸道感染67 例 。临床表现:发热168 例,其中高热61 例,余为中低度热,多为不规则发热,热程3~24 d,咳嗽229例,病初为干咳,181 例表现为晨起或夜间咳嗽,多为阵咳或单声咳,咳嗽剧烈,伴有喘息症状39 例,19例为咳嗽顽固呈类百日咳样。无痰或少痰,白痰25例,黄痰16例,痰中带血各8 例。肺部听诊92例阴性,35 例双肺闻及有哮鸣音,58 例一侧或两肺底闻及湿罗音。 有呼吸道感染同时出现肺外并发症者82例,伴有结核感染者6例。临床症状较重,高热持续1 周以上,常合并肺外并发症,其中心肌损害3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肝肾损害16例,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呕吐等47例,血液系统损害6例,皮疹24例,膝关节疼痛1例,7例患儿仅有肺外症状(3例过敏性紫癜,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神经系统感染)。
1.4 主要实验室检查 102例血白细胞>10×109/L,49例中性粒细胞升高 ,75 例红细胞沉降率>10mm /h, 92例CRP轻中度增高,心肌酶谱异常28 例,心电图ST段改变6 例,窦性心律不齐3例,Ⅰ度及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血小板减低1 例(骨髓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87例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胸片示点片状阴影62例,云絮状模糊阴影21例,大叶性肺炎改变12例,肺门影增浓5例,右中叶肺不张2例。
1.5 治疗与转归 明确诊断后给予红霉素,每天25~30 mg/ kg 静脉滴注。5~10 天后改为阿奇霉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服3天停4天,疗程为3周。中毒症状重或病程迁延有肺外并发症者,加用地塞米松,每天0. 5 mg/ kg 静脉滴注,或强的松1~2 mg/ kg,分次口服3~5 d。有其他并发症者对症处理,252例患儿均治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7~2008年各年龄组肺炎MP感染监测结果见表1 1187例患儿中血清MP-IgM阳性252例,总阳性率21.23%,<1岁阳性率最低(5.15%),经统计学处理,总χ2值=59.663,P<0.01,各年龄段肺炎M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岁组与~3岁组、~5岁组及~14岁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岁组、~5岁组与~14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各年龄组肺炎MP感染情况比较
2.2 2007年~2008年不同季节肺炎MP感染监测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肺炎MP感染全年均可散发,春夏秋冬四季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总χ2值=24.930,P值=0.000),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节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不同季节肺炎MP感染情况比较
2.3 男女患者肺炎MP感染检查结果见表3 男性患儿阳性率19.73%,女性患儿阳性率23.76%,经统计学处理,P值>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男女患儿肺炎MP感染情况比较
2.4 各年龄组肺炎MP感染主要肺外合并症 肺炎MP感染的肺外合并症,按年龄组不同有所不同,婴儿组心肌损害较儿童组增加,(χ2 = 20.411,P< 0. 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消化系统有腹泻、呕吐、纳差,以小婴儿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疹损害以~14岁为主,以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例数少,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 各年龄组肺炎MP感染主要肺外合并症分析
3 讨论
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近年来,随着呼吸道感染病因学的变迁,MP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MP是一种细胞外病原体,它侵入呼吸道后,凭借自身特殊结构,与宿主靶细胞膜紧密结合,以其顶器牢牢黏附于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使上皮细胞暴露,增加气道高反应性。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性咳嗽,干咳少痰,肺部体征轻而症状重,胸部X线表现多样性,可呈游走性。其肺部基本病理为间质性肺炎和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镜下见毛细支气管壁黏膜充血、水肿及变厚。
MP感染全年均有散发,以冬季和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这和本文调查相一致,其每3~5年可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流行。近10年来,MP感染有增多趋势,好发年龄亦有提前趋势。本实验中从~3岁组、~5岁组与~14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知学龄前儿童及幼儿MP感染阳性率明显增加,已与5岁以上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感染率持平。<1岁阳性率最低,这可能一方面与不同年龄阶段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不同有关[3],另一方面与小年龄组患儿接触外界较少,感染机会相对较少有关。男、女患儿MP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MP感染和性别无关。流行病学资料数据显示不同人群MP感染率不同,一些人似乎较其他人更易受到感染,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对感染的易感性和在MP感染对气道功能所产生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
MP与宿主细胞膜具有相似的抗原成分,容易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使病原体不易清除,长期存在宿主体内,使感染不易恢复。MP抗原与人体心、肝、肾、脑、平滑肌组织等存在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引起各种肺外表现,使病情复杂化。本文病原学监测结果可知,MP感染肺外合并症与年龄段有关,<1岁组心肌损害较儿童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化系统损害有腹泻、呕吐、纳差,以小婴儿为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疹损害以~14岁为主,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例数少,各组间无差异。故患儿如以肺外合并症为首发症状,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到MP感染。
MP的直接侵犯与免疫损伤在MP感染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免疫学机制更受到学者的重视。在血清水平急性MP感染时IL-5增加,INF-γ降低[4],恢复期时INF-γ升高,说明细胞免疫在抗MP感染和恢复期中起着重要作用。MP感染治疗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具有抗菌和抗炎性能[5,6],这种作用仅限于具有14元环和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16元环类抗生素抗菌活性虽然和14元环几乎相同,但却没有类似抗炎作用。这也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抗MP感染的作用与其抗菌活性无关。本组患儿先予以红霉素静脉滴注,5~10 天后改为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3疗程,疗效好,252例患儿均治愈。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调查时间较短,仅搜集近1年患儿的临床资料,无法统计近几年MP感染总的变化趋势,还应继续完整资料。且MP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辛德莉,李 贵,李 娟,等.北京地区肺炎MP肺炎的流行状况.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042-1055.
[2] 张 含,尚小云.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30(5):2362-2381.
[3] 朱清义,徐 静,刘敬东.青岛市小儿肺炎MP流行病学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248-250.
[4] Esposito S, Droghetti R, Bosis S, et al. Cytokine secre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wheeze. Pediatr Pulmonol,2002,34(20):122-127.
[5] Rubin BK, Henke MO.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acrolides in chronic airway disease. Chest,2004,125(2):70-78.
[6] 章礼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及临床分析,安徽医学,2007,28(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