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良性十二指肠淤滞征1例
发表时间:2011-08-03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杨志华 作者单位: 河南,解放军第371医院儿科
【关键词】 呕吐,十二指肠淤滞症,良性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8岁,体重20 kg,出生后半个月即发生不明原因吐奶,当地卫生院给予“止吐对症”治疗后,持续2~3天症状缓解。后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呕吐,进食后明显,间断发生。近2年次数较前频繁,每次均给予补液、止吐、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等对症治疗后约2~3天症状缓解,缓解后一切活动正常。近两天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呕吐为含胆汁胃内容物,每天7~8次。查体:体温36.2 ℃,颈无抵抗,腹部平坦,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4次/min,节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脉搏、血压、呼吸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均正常;肝胆脾胰肾超声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脑电图及头颅CT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钡餐示:胃呈无力型,蠕动排空差,可见滞留液平面影,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管扩张,可见逆蠕动征象,造影剂通过缓慢。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少食多餐、进食后膝胸卧位症状缓解。随访1年症状无复发。
2 讨论
十二指肠淤滞征又称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多见于瘦长型、中青年女性,其病因多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脂肪含量少,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变小,多数病程较长,间歇发病,少数可急性发作,主要症状是进餐后15~40 min出现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左侧卧位或膝胸卧位时2/3患者可缓解。其典型影像学表现:(1)十二指肠第三段的中1/3与远1/3处的不完全梗阻;(2)十二指肠亢进的“钟摆样”运动[1];(3)改变体位(如俯卧位)后梗阻消失。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该病诊出率有上升趋势,儿童患病也有散在报道,但其缺乏特异症状,易被误诊、漏诊,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尤其是基层医院、个体诊所,缺乏经验及相关检查措施。笔者认为,对于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复呕吐,能自行缓解,在排除胃肠道其他疾病后,尤其体型瘦长者应考虑本病。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随年龄的增长,体型的改变,该病引起的症状可消失。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关永记.十二指肠淤滞症60例X线报告.右江医学,1997,2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