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脑炎34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11 浏览次数:396次
作者:张伦 作者单位:湖北咸丰,咸丰县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2~2006年收住院的34例腮腺炎并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所有感染患儿均未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2)年长儿发病几率大,部分病例起病隐匿;(3)所有病例综合治疗,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对腮腺炎流行地区应加强疫苗接种,降低该病发生率,更昔洛韦对缩短热程方面效果良好,值得参考。
【关键词】 脑膜脑炎,预防接种,疫苗
腮腺炎病毒感染后脑膜炎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可遗留耳聋、视力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对并发脑膜脑炎患儿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2~2006年收住院的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34例作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期间我院收住的流行性腮腺炎96例中,其中34例并发脑膜脑炎占35.4%,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岁2例,~6岁6例,~9岁3例,~12岁9例,~16岁14例,冬春季发病26例,秋夏发病8例。
1.2 病史及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无人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所有病例除腮腺和(或)颌下肿大外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8 ℃~40 ℃,头痛伴呕吐16例占47%,上腹疼痛8例占23.5%,脑膜刺激征19例阳性占55.9%,嗜睡5例占14.7%,1例抽搐占2.9%,4例合并胰腺炎占17.6%,睾丸炎2例占5.8%,心肌1例占2.9%,追踪观察无一例有后遗症,在腮腺炎发病后3~7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8例占82.3%,6例先有神经系统症状,后才出现腺腮肿大。
1.3 辅助检查 34例外周白细胞计数正常占22例,12例白细胞计数降低,分类均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压力增高8例,28例有核细胞计数增高,其中有核细胞11~100×106有25例,101~300×106有4例,生化正常,尿淀粉酶升高4例,心肌酶异常及ECG ST-T段下移1例。
1.4 诊断依据 第6版《儿科学》[1]流行性腮腺炎伴有以下3项中2项者诊断为腮腺炎脑膜脑炎:(1)流行病学资料及发热,腮腺炎和(或)颌下腺肿 胀伴头痛呕吐症状;(2)脑膜刺激征阳性;(3)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学及生化检查符合病毒感染。
1.5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6例,B组18例,A组应用更昔洛韦,每日10~15 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疗程7天,B组应用利巴韦林,每日10~15 mg/kg,加入10%葡萄糖液100 ml静滴,两组均卧床休息,并给予对症处理,如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头痛及腮腺肿痛明显者给予解热镇痛药,有颅内高压者给予甘露醇0.5~1 g/(kg·次),间歇给药,疗程7~10天,合并心肌炎者应用心肌营养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 结果
两组在退热及缩短热程方面,A组显著优于B组(P<0.01),但头痛缓解及腮腺肿胀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患儿发病10~15天复查脑脊液恢复正常,另25例症状体征消失后未再复查脑脊液,均治愈出院,无后遗症,平均住院天数11.5天。见表1。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经典的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病原为腺腮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对腺体及神经组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并发脑膜脑炎几率大。其发生的机制:(1)神经元原发感染;(2)腮腺炎病毒感染后脑炎伴有脱髓鞘病变。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功能相对低下,血脑屏障功能差,病毒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脑炎。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发现有如下临床特点:(1)本组病例未经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本病传染性较强,而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疫苗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2];(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发生本病的几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对这类患儿应密切观察发热、头痛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并及时行脑脊液化验,有条件的医院行病毒分离和脑脊液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腮腺炎脑膜脑炎[3];(3)部分病例隐匿起病,易引起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体格检查及观察患儿病情;(4)冬春季发病明显高于秋冬季;(5)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并发其他器官受损的几率及程度成正比;(6)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在退热及缩短热程方面显著优于利巴韦林组,但对消除腮腺肿胀及缓解头痛无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William W Hay Jr(主编).魏克伦(主译).现代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 王小红,杨智宏.腮腺炎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特异性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2001,16(1):26.